1.综合题- (共2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状况、工程稳定性和 安全性考虑,应选择在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过程,下列各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②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3)乙地质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地区岩层中有一层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则该地区可能 出现的旅游资源是_____________(地貌名称)。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状况、工程稳定性和 安全性考虑,应选择在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过程,下列各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②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3)乙地质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地区岩层中有一层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则该地区可能 出现的旅游资源是_____________(地貌名称)。
2.
读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洋流a、b、c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和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2)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__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日本沿海附近的________渔场等。
(3)若①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1)图中洋流a、b、c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和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2)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__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日本沿海附近的________渔场等。
(3)若①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2.单选题- (共25题)
3.
读下面“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小题1】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 B.C点在昼半球 |
C.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 D.AB是昏线 |
A.120°E | B.100°W | C.60°E | D.20°W |
4.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
【小题2】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
A.生物圈 | B.水圈 | C.①圈层 | D.②圈层 |
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 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 |
C.①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
5.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日15时55分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生了7.3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此次强震的震中在西爪哇省打横地区西南方142千米处的海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小题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小题3】地震发生时,爪哇岛居民的感觉是( )
【小题1】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
A.地核 | B.下地幔 | C.上地幔 | D.地壳 |
A.左右摇晃 |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 C.上下颠簸 |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
6.
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山、北京、哈尔滨三地自转的角速度依次减小 |
B.台山、北京、哈尔滨三地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
C.台山、北京、哈尔滨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依次增大 |
D.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 |
10.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材料描述的天气现象是由于( )
【小题2】“放火作煴(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其主要原因是(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材料描述的天气现象是由于( )
A.暖锋过境 | B.冷锋过境 | C.高压影响 | D.低压影响 |
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B.减少了地面辐射 |
C.增强了太阳辐射 | D.减少了大气辐射 |
11.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小题3】如果该图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4】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 B.温度:A>B>C>D |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 D.气压:D>A>B>C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A处表示城市,B表示郊区 |
B.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
C.只有白天城市才盛行上升气流 |
D.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该环流圈之内的AB间。 |
A.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最大的是① |
B.三峡大坝的修建主要影响了环节② |
C.环节③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D.跨流域调水主要改变环节④的季节变化 |
13.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
【小题2】与图中②海岸相比④海岸( )

【小题1】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
A.墨西哥湾暖流 | B.加利福尼亚寒流 | C.东澳大利亚暖流 | D.西澳大利亚寒流 |
A.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 | B.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 |
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 D.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 |
17.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贯穿大自然运动和演化的全过程。来自太阳的外部力量激荡着江河湖海,运筹出风云变幻;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演绎着褶皱断层,营造出高山深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形、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小题2】“背斜成谷”的主要作用是(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形、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 B.喀斯特地貌 | C.黄河三角洲 | D.风蚀蘑菇 |
A.岩浆活动 | B.侵蚀作用 | C.变质作用 | D.沉积作用 |
18.
有关公路线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要尽可能多地穿过人口聚居地
②为节省投资和运费,在居民点之间一律采取走距离最短的直线线路的设计
③穿行在山谷中应远离陡坡地
④山区公路选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①要尽可能多地穿过人口聚居地
②为节省投资和运费,在居民点之间一律采取走距离最短的直线线路的设计
③穿行在山谷中应远离陡坡地
④山区公路选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
关于地质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
A.地质作用的能量都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
B.地质作用因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 |
C.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
D.地质构造形成的动力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 |
20.
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和电磁波 |
B.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
C.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
21.
古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
【小题2】从我国的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小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
A.水分 | B.光照 | C.土壤 | D.热量 |
23.
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小题2】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 B.风力作用强烈,气候干旱 |
C.干旱为主 | D.多高大山脉与盆地 |
A.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 | B.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
C.水分条件自东向西逐渐变干 | D.植被稀少,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小 |
24.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南昌地区行道树以樟树为主。下图是摄影爱好者在南昌市东西向道路上朝正东方向拍摄到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景观树要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小题2】2018年2月3日,南昌遭遇今年首次雨雪冰冻灾害,行道树中樟树受损明显,原因是樟树( )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景观树要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C.季节性 | D.周期性 |
A.树干高大 | B.根系薄弱 | C.枝叶茂盛 | D.冬季落叶 |
25.
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是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统一变化形成的。下列关于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要素之间只进行着物质交换,没有进行能量循环 |
B.各要素之间只进行着能量循环,没有进行物质交换 |
C.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
D.各要素之间没有平衡的功能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