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808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

1.字词书写(共1题)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kuì)____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2)辽宁舰官兵(xián)___ 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一着惊海天》)
(3)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____热得像温室。(《美丽的颜色》)
(4)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 (yì)____扬顿挫的话来。(《藤野先生》)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小题1】第二句中“低徊”一词很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小题2】这首诗中的三、四两句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做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3.

   (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黄州:元丰三年至六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②相:察看③庞安常:人名。民间名医。④绝:超过。⑤蕲水:旧县名,属今湖北浠水县。⑥王逸少: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无与为乐者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
(4)日剧饮而归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念无为乐者 未复有能其奇者
B.予买田间 见发矢十中八九
C.颖悟绝人 可远观不可亵玩也
D.与同游清泉寺   春冬
【小题3】用“/”给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小题5】无论是与同为“闲人”的张怀民赏月,还是与同是“异人”的庞安常赏水,都流露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情感。请回答:甲乙两文分别寄寓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晓雾将
(2)任意东西
(3)答谢中书
(4)多趣味
(5)窥谷忘
(6)湍绿潭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的画像

谢祺相

(1)他从没见过自己的母亲。

(2)母亲生他时难产,送到医院已昏迷不醒,医生告诉父亲,大人和孩子只能保一个。当父亲艰难地说出保大人时,母亲突然醒了,用尽全身力气乞求医生和丈夫:“保孩子!”这是母亲最后说出的三个字,也成了对还没见面的他最博大的爱。

(3)他刚懂事时,也曾哭喊着要母亲,可看着奶奶流眼泪,父亲揉眼睛,便再也没有提过母亲。渐渐长大的他,每天都在想,母亲是什么样子呢?父亲再婚后,他对母亲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可是翻遍家里每个地方,也没有找到母亲的照片。母亲竟连张遗像也没有留下来,为此,他陷入极度的难过与恐慌之中。后来,内心慢慢平息之后,他决定根据想象把母亲的模样画出来。

(4)从来没有见过的母亲怎么画呢?由于母亲早逝,父亲再婚,他和外婆来往并不多。但是他想,母亲是外婆的女儿,怎么说也应该跟外婆有些相像吧!外婆脸部的轮廓很柔和,于是,他把母亲的脸型画成外婆的鹅蛋脸。但是,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呢?他想起奶奶这么多年对自己的好,小时候讲故事给自己听,唱儿歌哄自己睡觉,奶奶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嘴巴,那是天下最温情的嘴巴,于是他把奶奶的嘴巴画了上去。他每天面对的继母是个温柔善良的女人,虽然心中还有些抵触,但每次见到继母怜爱的眼神,心中会生出一股暖意,于是,他将继母的眼睛画了上去。

(5)画好眼睛嘴巴以后,他停了好长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幅画像。不久,他考上市里最好的中学,和小学班主任老师告别的时候,老师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泪珠挂在鼻子两旁,鼻翼不停地扇动着,那一刻,他也很感动,非常感激自己敬爱的老师。回去后。他按照老师的鼻子画在母亲的画像上。暑假,他经常去一个同学家玩,那个同学的母亲对他特别好,经常做好吃的留他吃饭。同学母亲能说会道,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眉毛,弯弯的,随着讲话一跳一跳,好像会跳舞。于是,他把同学母亲的眉毛画在母亲的画像上。此时,只差耳朵和头发了。那天他坐公交车回家,车到半途,开车的女司机突然一个急刹车,然后下车把路边一位跌倒的老人搀扶起来,还顺带送到医院。女司机面对满车人的劝阻和担忧,似乎充耳不闻,坚持着自己的友善行为。回到家后,他把女司机的耳朵画给了母亲。他又想起了有一次  。他又把她的发型画给了母亲,他觉得这是最适合自己母亲的。

(6)画像画好以后,他一直珍藏着,没事偷偷拿出来看。许多次,他想拿给奶奶和父亲看,想问他们母亲是不是这个样子,可他又没有勇气,害怕奶奶和父亲摇头。许多年后,他有次巧遇母亲的一位同学,她还保留着当年的毕业照,当她指着照片中的母亲给他看时,他惊呆了。

(7)照片中的母亲,和他所画的一模一样。

【小题1】文中的母亲汇集了众多女性的美好品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回答。
【小题2】第(1)段在文章有什么作用?
【小题3】赏析第(3)段划线的句子。
【小题4】请在文章划线处补写一段话。要求:与上下文相契合,100字左右。
【小题5】文章末尾说:“照片中的母亲,和他所画的一模一样。”你觉得这是一个巧合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5.作文(共1题)

6.
作文

在你心中,父亲就是严厉,母亲就是啰嗦,老师就是“很坏”,同学就是“很抠”……殊不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千帆阅尽,才发现原来他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

请以“原来你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姓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