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1)判断图中岛屿的地形特点。
(2)分析甲地气候特点及冬季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
(3)简述该岛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左图中岛屿所在国家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右图为左图中甲地气候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图中岛屿的地形特点。
(2)分析甲地气候特点及冬季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
(3)简述该岛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试分析阴影所示地区利于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3)新华社报道,A城市决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计划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建设人工湖是否合理引起较大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1)描述图中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试分析阴影所示地区利于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3)新华社报道,A城市决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计划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建设人工湖是否合理引起较大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3.
读世界某地区略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哥斯达黎加的地理位置。
(2)归纳尼加拉瓜运河相对于巴拿马运河的优势。
(3)分析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和开通对尼加拉瓜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1)描述哥斯达黎加的地理位置。
(2)归纳尼加拉瓜运河相对于巴拿马运河的优势。
(3)分析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和开通对尼加拉瓜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2.单选题- (共10题)
4.
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和温度区界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可能分别为()
【小题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可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个温度区大致呈南北分布,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小题1】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可能分别为()
A.460mm 360mm | B.400mm 420mm |
C.280mm 350mm | D.320mm 340mm |
A.地形 | B.大气环流 | C.太阳辐射 | D.降雨 |
5.
如图为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斜线区域为T1时刻夜半球范围,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夜半球范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T1时刻,世界标准时为( )
【小题2】T1至T2期间( )

【小题1】T1时刻,世界标准时为( )
A.12月22日21:00 | B.12月22日3:00 |
C.6月22日3:00 | D.6月23日21:00 |
A.北京昼长缩短 |
B.纽约日出东北 |
C.莫斯科正午影长缩短 |
D.地球公转变慢 |
6.
下图中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A地河谷及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地河谷处地质构造为
【小题2】图中A地河流水面最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A地河谷处地质构造为
A.断层 | B.背斜 | C.地垒 | D.地堑 |
A.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 B.华北地区正值小麦收割季节 |
C.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远日点 | D.我国北方寒冷干燥 |
7.
下图为北京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生态房屋,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非饮用水。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小题2】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小题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下径流 | B.地表径流 | C.蒸发 | D.水汽输送 |
A.补充城市地下水 | B.减缓地市内涝 |
C.缓解城市缺水 |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
9.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与②接触,①处岩石易变质 | B.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 |
C.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 | D.④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
A.皱褶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 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 |
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 | 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
10.
左图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景观,其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图右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小题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小题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1.

【小题1】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小题2】甲、乙、丙为该城市主要功能区。丙功能区布局特点是 (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该城市市区人口约5万。
读下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河流 | B.气候 | C.文化 | D.公路 |
A.上风上水,环境优美 | B.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 |
C.靠近河流,水源优质 | D.公路过河点,交通便利 |
12.
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则铁路)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沿线多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且铁路全线桥梁和隧道多。下图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日喀则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拉日铁路走向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拉日铁路桥梁和隧道的比重较大,原因是
①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②节约耕地
③避让保护区 ④避免干扰聚落和其他交通线路

【小题1】拉日铁路走向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 B.河流 |
C.地形 | D.耕地 |
①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②节约耕地
③避让保护区 ④避免干扰聚落和其他交通线路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