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从今年3月19日夜间开始,我国南方地区的强降雨拉开序幕,20日开始即进入到强盛阶段,江南南部到广东北部暴雨、大暴雨云集,雷电、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其中广东、湖南多地出现冰雹,有的甚至有汤圆般大小。

(1)与常年相比,判断今年华南地区入汛时间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2)这次强降雨还可能引发该地区的哪些地质灾害?举例并说明原因。
受厄尔尼诺的影响,湄公河流域五国自去年年底开始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和海水倒灌现象,持续干旱使得灾情不断恶化。从今年3月15日到4月10日,我国云南景洪水电站对湄公河下游开闸放水,以缓解沿岸地区的旱情。湄公河三角洲位于该流域的最南端,是越南最富饶的地方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该地区粮食的主要产地。

(1)湄公河三角洲河网密布,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湄公河三角洲是世界主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概述该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生产特点。
(3)分析该地区从去年年底到今年3月干旱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
(4)为了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地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0年上海市区以宝山钢铁公司为主的黑色金属冶炼业生产在长三角占绝对优势。宝钢未来的战略布局为“两角一边”,其中“两角”指宝钢上海基地的长三角和宝钢湛江千万吨级精品钢铁基地所在地的珠三角地区。



(1)地理研究中常用某一区域内某行业的就业人口密度来衡量该行业在该地区的集聚和扩散状况。判断黑色金属冶炼业在长三角地区的变化特征,并说明依据。
(2)从生产成本、交通条件、消费市场三个方面,分析珠三角地区的湛江承接上海的黑色金属冶炼业的区位优势。
(3)在上海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中,有人提出保留黑色金属冶炼业的总部和研发机构,将其生产基地转移出上海。请运用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原理,评价该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第二大河流,甲河是其重要的支流之一。巴拉那河从源头到甲河河口处为上游。上游流经丘陵和山地,多石滩,中游多峡谷,落差大,河道弯曲,而下游河段及其支流流经平原地区。巴拉那河干流两岸覆盖着粘土,流域内尤其是上游地区曾经为发展农业生产大量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大部分种植咖啡。20世纪80年代开始,咖啡种植被玉米和豆类所取代,农村土地水土流失加剧。

(1)支流甲北部流经巴拉圭盆地,流域内分布着世界最大的潘塔纳尔湿地,也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
物集中地。分析该地区湿地的主要成因。
(2)巴拉那河上游洪峰流量多发生在每年的11月~次年2月份,甲支流跟它纬度位置相近,但其洪峰流量多发生在3~5月份。请阐述导致甲河流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3)根据巴拉那河流域的自然条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提出建议。


(1)说出瑞典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并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原因。
(2)概括中瑞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对两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瑞典是全球公认的节能环保领域的先驱者和领导者,政府承诺2020年后将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无油国”。请根据瑞典的资源特色,举两例并说明瑞典发展“无油国”的可能性。
2.单选题- (共11题)

【小题1】图中M处情况出现在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A.南半球,且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变大 | B.北半球,且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变大 |
C.南半球,且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变小 | D.北半球,且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变小 |

【小题1】图中锋面移动的方向是
A.从东南到西北 | B.从东北向西南 |
C.从西南向东北 | D.从北向南 |
A.晴朗—风力增大—阴雨—降温 | B.晴朗—风力减小—阴雨—降温 |
C.晴朗—风力增大—阴雨—升温 | D.阴雨—风力减小—晴朗—升温 |

【小题1】图中表示的补给形式最可能是( )
A.雨水补给 | B.地下水补给 |
C.冰川融水补给 | D.积雪融水补给 |
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B.台风的影响 |
C.夏季风的影响 | D.准静止锋影响 |
我国毛竹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海拔400~800米的丘陵和山麓地区,其笋味美,鲜食或加工制成笋干、腌笃鲜等,深受人们喜爱。江浙一带毛竹竹笋主要收获季节在春节。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2016年,江浙一带居民为在春节前就能吃上冬笋,在种植毛竹的地表覆盖了厚厚的稻草、竹叶等,其主要作用是
A.增强了大气辐射 | B.增强了地面辐射总量 |
C.阻挡了大气逆辐射 | D.延缓地面辐射的散失 |
A.评剧、越剧为传统地方戏曲 | B.农业以种植稻、茶、苹果等为特色 |
C.自然景观为平原、丘陵和水乡泽国 | D.泥草房和园林建筑是传统民居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一块海绵,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
①增加地面下渗 ②改变水汽输送
③减少水汽蒸发 ④减少地表径流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的主要原因是
①技术力量强,资金雄厚有保障
②城市集中,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③东部比西部生态环境破坏更严重
④洪涝灾害较多,有利于减轻城市内涝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它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
A.东非大裂谷 | B.日本列岛 | C.阿尔卑斯山脉 | D.落基山脉 |
A.地震和褶皱 | B.断裂和褶皱 | C.褶皱和海沟 | D.火山和海沟 |
在我国陕西北部榆林靖边县分布着一种地质奇观“波浪谷”,其因红色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在历史上,该地区曾经是湖泊。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组成这种波浪谷地质奇观的岩石
A.岩性致密,颗粒定向排列 | B.由砂砾胶结而成 |
C.岩浆冲破地表冷却而成 | D.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 |
①风力侵蚀岩层松散部分,形成纤细的波浪纹路
②地壳运动使湖盆抬升,固结成岩
③湖泊期受流水的作用形成不同形态的交错层理
④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
A.③②④① | B.③①④② | C.②④③① | D.③②①④ |

【小题1】若图中a等温线为12℃,则b等温线可能是
A.9℃ | B.15℃ |
C.7℃ | D.13℃ |
A.甲、乙 | B.丙、丁 |
C.甲、丙 | D.乙、丁 |
A.光照条件较好 | B.热量条件较好 |
C.水分条件较好 | D.日照时间较长 |
人口的无序增长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会带来各种“城市病”,合理的人口调控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下列属于由于“城市病”产生的现象有
①难民迁移 ②逆城市化 ③郊区化 ④热岛效应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①房价不断上涨 ②制造业减少 ③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 ④人口容量已饱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老龄化现象减缓 | B.户籍常住人口迅速增加 |
C.男女性别比扩大 | D.青壮年比例迅速增加 |
加拿大纽芬兰岛有上百个渔产品加工企业,其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等各地。其中出口给日本的螃蟹99%是直接运往日本设在中国的工厂进行二次加工再销往日本本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纽芬兰的渔产品加工企业属于
A.劳动力导向型 | B.市场导向型 |
C.原料导向型 | D.技术导向型 |
A.加工技术较好 | B.场地租金便宜 |
C.交通运输便利 | D.廉价丰富的劳动力 |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中国三大自然区在这里交会。不同的气候、地形条件杂糅在一起,注定了其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的多元性。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个区域东部有古丝绸之路上必经之地陇山(传说古人看到它形如田垄,垄通陇,故称陇山),陇山多为“山形下陡上平”,这正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典型地貌
A.塬 | B.梁 | C.峁 | D.川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向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
②干旱区、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湿润区过渡
③山地向平原地区过渡
④游牧区向农耕区过渡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①音调高亢的秦腔
②热情奔放的塔吉克族舞蹈
③平顶方正的石砌碉房
④摆龙门阵
⑤敬奉妈祖活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