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8057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选择题(共9题)

1.
读云南某区域梯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示梯田修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B.降水C.气温D.地形
【小题2】梯田上种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高粱B.小麦C.水稻D.玉米
2.
读“中国地理四大分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具有“河湖众多,水网纵横”特点的区域是
A.①区域B.②区域C.③区域D.④区域
【小题2】下列分界线中,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是
A.秦岭—淮河一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D.黑河—腾冲线
【小题3】“不是所有草原都叫内蒙古,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青青大草原,自然好牛奶”。广告语所说的景观区域位于
A.①区域B.②区域C.③区域D.④区域
【小题4】下列牲畜中,最适宜在②区域生存生活的是
A.水牛B.牦牛C.骆驼D.三河马
【小题5】下列水果或农作物中,主要产于③区域的是
A.哈密瓜B.苹果C.香蕉D.甜菜
【小题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
C.河流在冬季有结冰现象D.年降水多在800mm以上
3.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A.杭州B.上海C.苏州D.南京
【小题2】图中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长江水运B.航空运输
C.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D.海洋运输
【小题3】清明节期间,图中的一家人在苏州昆山的郊外踏青,走在田野间看到的景象真实可信的是
A.“坎儿井”星罗棋布B.油菜花香扑鼻而来
C.稻田滚滚迎丰收D.牛羊好似珍珠撒
4.
读港澳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香港与首都之间的铁路线有
A.京九线、京广—广深线B.京九线、京沪线
C.京沪线、京广—广深线D.京广线、京沪线
【小题2】与香港和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A.东莞和汕头B.深圳和珠海
C.珠海和深圳D.广州和福州
5.
读新疆、黄土高原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新疆与黄土高原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A.以高原为主B.沙漠、戈壁广布
C.以内流河为主D.生态环境脆弱
【小题2】连接新疆和黄土高原地区的铁路干线是
A.京广线B.京沪线
C.陇海-兰新线D.浙赣线
【小题3】新疆和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A.濒临海洋B.能源矿产丰富C.水运便利D.人口稠密
6.
读台湾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台湾岛上河流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短促,水能资源贫乏B.由南向北流入海洋
C.夏季汛期较长D.冬季常见结冰现象
【小题2】有关台湾岛的自然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Ⅱ为温带季风气候B.山脉多为东北一西南走向
C.地形以山地为主D.森林多为常绿阔叶林
【小题3】关于台湾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广种小麦B.盛产甘蔗C.水果之乡D.亚洲天然植物园
7.
读北京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北京的地势特征为
A.西北高、东南低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D.南部高、北部低
【小题2】下列选项中,体现北京政治职能的是
A.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B.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
C.多条铁路线在北京交汇D.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小题3】与北京相邻的河北省,其简称为
A.豫B.冀C.津D.京
8.
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长江源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缺少天敌B.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高原湿地,人迹罕至D.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9.
读塔里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盆地中的河流水源主要来自
A.湖泊水和山地降水B.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C.湖泊水和地下水D.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小题2】影响该地区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

2.解答题(共5题)

10.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 ;B_____;C______;
(2)甲位于乙的______方向。
(3)A、D两地中,坡度较陡的是_____地。
(4)根据“因地制宜”原则,E处宜发展以_____为主的农业。
11.
乌珠穆沁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游牧部落,他们最景仰的职业是牧马人。读甲、乙、丙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乌珠穆沁人生活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地区。图丙①、②、③三地中,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地。从干湿地区看,图乙区域绝大部分属于_____区。
(2)图乙区域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
(3)该区域的主要民居是_____。
12.
读黄土高原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区以_____气候(类型)为主。流经该区的河流A为_____河。B为_____山脉,它是本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B、C两山脉中,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_____。
(2)该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严重,治理该问题可采取_____等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13.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工业结构以_____工业为主,这种工业结构的建立是依托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本溪、鞍山位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_____工业基地。
(2)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概括为“_____,沃野千里”。①为三江平原,流经的河流有松花江、乌苏里江和_____,这里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3)东北平原土壤以肥沃的_____土为主,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
14.
读“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线路西起新疆A_____盆地,经过①河西走廊、②_____高原、③_____平原,往东直通直辖市B_____,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2)①②③三地中,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的是_____,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_____。(填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