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深圳市富源中学初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805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4/12

1.选择题(共59题)

1.
滨洲线、缤绥线、哈大线相交于 (   )
A.沈阳B.长春C.哈尔滨D.大庆
2.
“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存在这种农业生产景观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
3.
.家住徐州的玲玲和爸爸准备寒假去东北旅游。下面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不对的是(   )
A.“当地有著名特产东北‘三宝’,别忘了给爷爷奶奶带一点。”
B.“当地天气很冷,要注意保暖。”
C.“当地可能会刮台风,游玩时要注意安全。”
D.“当地冰雕很漂亮,多拍些照片回来。”
4.
某同学在暑假游记中写到:那天我终于看到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馓,蒙古包就像白莲花的美景。这让我想起了去我家乡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绿树常青,水田稻花正飘香。该游记中描述的两个地区分别是
A.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B.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D.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5.
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在青藏高原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下列属于“三江源”的是(  )
A.珠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怒江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下列能源的使用最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的是(   )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下列能源的使用最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的是(   )
8.
下列表述与青藏地区密切相关的是
A.“高”与“寒”B.干旱C.“渔米之乡”D.肥沃的黑土地
9.有A,B,C,D四种物质中,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燃着的火柴伸入 D的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且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以上描述试推断:
10.有A,B,C,D四种物质中,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燃着的火柴伸入 D的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且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以上描述试推断:
11.
下列地形区,全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东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
12.
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3.
下列作物不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是(   )
A.小麦B.大豆C.甜菜D.甘蔗
1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

①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气密性;④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   )

15.
内蒙古高原由东向西,植被由森林、草原过渡到沙地、荒漠,其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同
B.纬度高低不同
C.海拔高度不同
D.气温高低不同
16.有下列物质:①五氧化二磷,②可乐,③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的固体,④水银,⑤液氮,⑥加冰的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17.
下列语句中所描述的景物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18.
下列水果,全部产于南方地区的是:(   )
A.柑橘、荔枝、椰子   B.苹果、杏、梨  C.柑橘、菠萝、梨   D.香蕉、柿、椰子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20.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22.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运营。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缺氧、冻土B.云雾多、太阳辐射弱C.泥石流D.地震
2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4.
东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本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
A.朝鲜族B.满族C.鄂伦春族D.赫哲族
25.
有利于保护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行为是(  )
A.经营管理粗放B.超载放牧C.盲目开垦D.退耕还林还草
2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2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28.
我国南北方地区农耕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技术D.土壤
29.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   )
30.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   )
31.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A.自然环境B.生产生活习惯
C.地理景观D.民族和宗教
32.
下列省级行政区属于秦岭淮河以北的有:(   )
A.黑龙江、山东B.福建、山西
C.广西、天津D.湖南、吉林
33.
下列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
A.秦岭淮河一线B.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D.2000米等高线
3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35.
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柑橘的产量最大、分布最广
B.本区缺乏煤、石油、铁矿资源
C.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D.本区的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36.
我国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种植业B.畜牧业
C.林业D.渔业
37.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在:水 氢气+氧气(H2O H2+O2)的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可表示为(   )
38.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在:水 氢气+氧气(H2O H2+O2)的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可表示为(   )
39.
北方地区被称为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是因为:(   )
A.石油、铁矿资源丰富
B.石油、煤炭资源丰富
C.水能、核能资源丰富
D.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40.
下列省份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A.黑龙江B.山东
C.辽宁D.吉林
41.
中国东北地区的陆上邻国是:(   )
A.蒙古俄罗斯B.俄罗斯朝鲜
C.日本朝鲜D.朝鲜越南
4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43.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于气温低,东北地区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B.本区适合种植冬小麦
C.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阔,适合大型农业机械生产
D.东北地区气温低,不适合水稻生长
44.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45.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46.
下列粮食集中产区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
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
C.洞庭湖平原D.成都平原
47.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白烟可燃烧并引燃蜡烛。则此白烟可能是(   )
48.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白烟可燃烧并引燃蜡烛。则此白烟可能是(   )
49.
北方地区中,各地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
A.均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河流均有较大的含沙量
C.1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
D.最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50.
我国南方地区为粮食的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下别称不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水乡”B.“塞外江南”
C.“鱼米之乡”D.“北大仓”
5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52.
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牧业以河谷农业和高寒牧业为特征
B.棉纺织工业发达
C.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D.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交通
53.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氖气。
54.
“三山夹二盆”的地形是指下列哪个省区(   )
A.新B.粤C.黑D.内蒙古
55.
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云量多,晴天少B.气温高,降水丰富C.气温日较差大D.沙性土壤肥沃
56.有A---H八种物质。在常温下A是无色无味气体,它可以由白色固体B和黑色固体C混合加热分解制得,反应完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将金属D伸入盛有气体A,瓶底有少量液体E的集气瓶中,金属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如把黄色粉末G点燃后放人盛A的集气瓶中,能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
57.有A---H八种物质。在常温下A是无色无味气体,它可以由白色固体B和黑色固体C混合加热分解制得,反应完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将金属D伸入盛有气体A,瓶底有少量液体E的集气瓶中,金属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如把黄色粉末G点燃后放人盛A的集气瓶中,能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
58.有A---H八种物质。在常温下A是无色无味气体,它可以由白色固体B和黑色固体C混合加热分解制得,反应完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将金属D伸入盛有气体A,瓶底有少量液体E的集气瓶中,金属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如把黄色粉末G点燃后放人盛A的集气瓶中,能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
59.
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 )
A.炎热气候B.干旱气候C.地表崎岖D.多雨气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