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3题)
1.
咖啡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但过于温暖又会使咖啡浆果发育太快,结不出小而味浓的坚硬优质咖啡豆。读“巴西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于巴西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①~④代表的地区中,最适合生产优质咖啡的是
【小题3】巴西的热带雨林经过了开发与保护的过程。对于巴西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对于巴西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美洲东部 | B.大部分在热带,小部分在北温带 |
C.北部多数地区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 D.地势北高南低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开发是为了迁移人口 | B.开发是为了发展旅游业 |
C.保护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D.保护是为了改善印第安人的生存条件 |
2.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图所示大洲是( )
【小题2】图乙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与图甲中的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小题1】甲图所示大洲是( )
A.南美洲 | B.大洋洲 | C.非洲 | D.亚洲 |
A.A | B.B | C.C | D.D |
3.
如下图为小明验证影响气候的因素所做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实验验证了下列哪种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
【小题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小题1】此实验验证了下列哪种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
A.纬度因素 | B.地形因素 |
C.海陆因素 | D.季风因素 |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 B.陆地气温日较差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 |
C.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 D.陆地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
4.
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位于南极中山站的方向是( )
【小题2】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期间,太阳直射点( )

【小题1】我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位于南极中山站的方向是( )
A.东南 | B.东北 | C.西南 | D.西北 |
A.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 B.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
C.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 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
6.
下列关于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面积最小 |
B.四大洋彼此相通,七大洲互不相连 |
C.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
D.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其次是大西洋 |
9.
关于语言、人种、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种的形成和宗教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
B.西亚和北非主要是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说阿拉伯语 |
C.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中国人主要信仰道教 |
D.南美洲许多国家说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西说西班牙语 |
10.

【小题1】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密集区( )
【小题2】关于图中① ~ ④地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为( )
【小题3】人们总是选择在适宜居住的环境定居。下列国家中,人们往往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区居住的是( )
著名学者邦奇为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为人类大陆。
读“人类大陆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密集区( )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 B.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
C.中纬度比低纬度多 | D.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
A.①地区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大洲 | B.②地区旱涝灾害频发 |
C.③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D.④地人多地少,经济落后 |
A.巴西 | B.澳大利亚 | C.英国 | D.美国 |
12.
下列各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经济发展各具特色。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四国的美誉,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对上述四国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四国的美誉,说法正确的是( )
A.A国——“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 B.B国——“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
C.C国——“世界加油站” | D.D国——“世界办公室” |
A.A国重工业落后,交通发达 | B.B国海运便利,具有典型的西方文化特色 |
C.C国主导产业是农矿业,米饭为主食 | D.D国水旱灾害频繁,是发展中国家 |
13.
下图为中东简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城市和农业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1】影响图中城市和农业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 B.降水 | C.水源 | D.海拔 |
A.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 |
B.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大部分信仰佛教 |
C.北回归线附近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 |
D.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
2.解答题- (共4题)
14.
(题文)对比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利用地图学习甲乙两国的过程,请帮助她完善下列学习内容。

(1)位置方面:两国都是临海国家,回归线都穿过其领土,其中跨寒温热三带的是_________(甲或乙)国。
(2)地形方面:两国地形都是三大地形区,甲国中部①是__________(地形区),乙国东部②是_______山脉。
(3)农业方面:两国都大量出口_________ (农产品),都有发达的畜牧业。请据图和你学过的知识分析乙国东北部乳畜业发达的社会经济原因。
(4)城市方面:两国首都都不是全国最大城市,甲国的③是_________,乙国西部城市④是_________,有“硅谷”之称。请据图和你学过的知识分析甲国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1)位置方面:两国都是临海国家,回归线都穿过其领土,其中跨寒温热三带的是_________(甲或乙)国。
(2)地形方面:两国地形都是三大地形区,甲国中部①是__________(地形区),乙国东部②是_______山脉。
(3)农业方面:两国都大量出口_________ (农产品),都有发达的畜牧业。请据图和你学过的知识分析乙国东北部乳畜业发达的社会经济原因。
(4)城市方面:两国首都都不是全国最大城市,甲国的③是_________,乙国西部城市④是_________,有“硅谷”之称。请据图和你学过的知识分析甲国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15.
泰国地处中南半岛南部,是东南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泰国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
(2)曼谷是一个水灾频发的城市,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清迈及其周边地区是泰国著名的避暑圣地,据图分析该区域成为避暑圣地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仅从自然因素考虑,曼谷居民最有可能在______月去清迈。
(4)泰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请从自然角度分析其种植水稻的原因。
(5)近年来,泰国成为我国居民境外旅游的首选。你认为泰国吸引中国游客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1)据图分析,泰国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
(2)曼谷是一个水灾频发的城市,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清迈及其周边地区是泰国著名的避暑圣地,据图分析该区域成为避暑圣地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仅从自然因素考虑,曼谷居民最有可能在______月去清迈。
(4)泰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请从自然角度分析其种植水稻的原因。
(5)近年来,泰国成为我国居民境外旅游的首选。你认为泰国吸引中国游客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16.
某旅游团计划在暑期到欧洲西部观光旅游,读“欧洲西部气候图”,完成问题。

(1)描述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
(2)针对如下旅游项目,请把代表各旅游地的字母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项目一:考察大量火山喷发遗迹,旅游地__________;
项目二:观光高山冰峰和山地林海,旅游地________;
项目三:欣赏午夜阳光,旅游地__________。
(3)旅途中看到最多的可能是________(宗教)的建筑。该季节,巴黎与日照相比,平均气温较______(填“高”或“低”)。
(4)欧洲西部多数河流航运价值大,请从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三方面说明原因。

(1)描述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
(2)针对如下旅游项目,请把代表各旅游地的字母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项目一:考察大量火山喷发遗迹,旅游地__________;
项目二:观光高山冰峰和山地林海,旅游地________;
项目三:欣赏午夜阳光,旅游地__________。
(3)旅途中看到最多的可能是________(宗教)的建筑。该季节,巴黎与日照相比,平均气温较______(填“高”或“低”)。
(4)欧洲西部多数河流航运价值大,请从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三方面说明原因。
17.
(题文)泰安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某地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该地区资料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图所示区域地形以________为主。
(2)同学们驻扎在张村附近的B处,此时B处的气温为22℃,估算该区域最高峰山顶的气温约为________℃。
(3)公路沿线C,D两地设置凸面镜的应是________地。
(4)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原则,同学们认为图中a、b、c各地段最适合利用为耕地的是________。
(5)下图反映的是该区域气温年变化和逐月降水量情况,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描述图中A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________。
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人们在图示区域修建了大型水库,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1)图所示区域地形以________为主。
(2)同学们驻扎在张村附近的B处,此时B处的气温为22℃,估算该区域最高峰山顶的气温约为________℃。
(3)公路沿线C,D两地设置凸面镜的应是________地。
(4)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原则,同学们认为图中a、b、c各地段最适合利用为耕地的是________。
(5)下图反映的是该区域气温年变化和逐月降水量情况,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描述图中A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________。
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人们在图示区域修建了大型水库,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