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小题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
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A.①②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⑤ |

【小题1】对该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
A.沙尘暴 | B.寒潮 | C.旱涝 | D.霜冻 |
A.森林 | B.森林草原 | C.草原 | D.荒漠 |

【小题1】该国多火山地震是因为
A.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
B.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
C.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
D.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
A.气候适官,适合居住 | B.耕地缺乏,火山灰上壤肥沃 |
C.火山美观,利于冒险 | D.风景优美,便于观看 |
A.迅速躲到大树下 | B.紧闭大门,等待救援 |
C.驾驶豪华游艇逃生 | D.撤离到空旷的高地,蹲下来 |
【小题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指
A.保持水土 | B.释放氧气 | C.物种丰富 | D.涵养水源 |
A.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生存 |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
C.早涝频繁,农业落后 | D.资源不足,工业欠发达 |
A.毁林开荒,发展农业 | B.采育结合,多种经营 |
C.封山有林,禁止开发 | D.招商引资,大力采伐 |
【小题1】该国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
A.欧洲部分 . | B.亚洲部分 | C.北冰洋沿岸 | D.太平洋沿岸 |
A.单民族,通用英语 | B.多民族,通用俄语 |
C.多为黄种人,信奉基督教 | D.多为白种人,信奉佛教 |
A.防风沙 | B.防潮湿 | C.防寒保暖 | D.通风散热 |
【小题1】最能体现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A.冷湿 | B.高寒 | C.干旱 | D.湿热 |
A.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 B.三江源地区 | C.柴达木盆地 | D.藏北高原 |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
C.气温低,病虫害少 | D.光热不足,生长速度慢 |

【小题1】新疆古长城+要分布在山麓地带,沿南北两线保护丝绸之路。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 B.地形 | C.土壤 | D.气候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 B.河流湖泊多,水资源丰富 |
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 D.土地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
①古长城就地取材,由黄沙建成 ②古长城历经千年,久经风沙侵装③新疆地广人稀,地貌复杂 ④新疆植被茂密,难以发现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解答题- (共5题)

材料一 萨赫勒(阿拉伯语意为“边缘”)是非洲沙漠和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气候干旱,年降水量由700mm减至200mm左右,每逢干季,风力强劲造成强风沙天气。该区域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力需求量大;以传统农牧业为主,超载放牧严重。
材料二 下图为萨赫勒地区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关联图

(1)该地区位于____ (低、 中、高)纬度,是热带沙漠气候向______气候的过渡带。
(2)结合材料,简述该地区上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如何使当地的人地关系进入良性循环,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左图为法国地形、河流、资源分布图,右图为法国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 法国环境优美,风光风情、美食时装、文化艺术、历史古迹,无不吸引着天下的游人,尤其喜欢夏季到地中海沿岸享受阳光沙滩。
材料三 法国锁(核电的主要原料)、铁、铝土资源丰富,煤和石油严重不足;工农业发达,核电占总发电量的70%以上。
(1)读左图,描述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2)结合材料-,从水位和结冰期两方面归纳塞纳河的水文特征,并简要分析原因。
(3)结合两地气候差异,分析欧洲西部的人们夏季喜欢到地中海沿岸享受阳光沙滩的原因。
(4)结合材料三简析法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原因。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大豆集中分布区图。

材料二: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但长期以来,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其原因是:美国、巴西等国家采用规模化、机械化作业,生产成本低,中国大豆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人口成本较高;国外种植的基本是转基因大豆,比国产大豆单产高;国产大豆比进口大豆出油率低。我国玉米产量和种植效匯均优子大豆,导致大豆种植面积大幅萎缩。
(1)读图,说出我国大豆的集中分布区。(2)读图,比较甲地区和乙地区大豆生产的自然条件的优势和劣势。
(3)结合材料二,提出解决我国大豆严重依赖进口的措施。
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九个地市组成。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港珠澳大桥的路线经过了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临近香港国际机场。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及港珠澳大桥分布围。
材料二 下图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图(单位:亿元人民币)。

(1)港珠澳大桥建成后,最有利于促进___交通 运输方式的改善。大桥的建设采用桥梁、隧道、人工岛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兔大桥对____和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2)说出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和建造需要克服的自然因难。
(3)根据材料二,比较大湾区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4)分析大桥的建成对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清水塘工业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以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火力发电等重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区域内二氧化磽排放量占全市工业污染排放的89.5%,镉、铅、砷、汞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严重威胁周边区域的环境品质。
下图为清水塘工业区位置图。

材料二: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株洲=洲市转型升级发展的清水塘工业区位于背景下,清水塘工业区作为金国循环经济试点 长株潭三市接合部,张区、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其搬迁改造工作形势紧迫。株洲市政府直面现实,提出将其建成生态工业新城的目标,且正在逐步实现。
(1)结合材料一,例举清水塘工业区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2)读图,推测清水塘工业区污染物的排放会影响周边哪些区域。
(3)结合材料二,请你提出清水塘工业区建设生态工业新城的措施。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