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画出图中①地的风向,说出一种发生在②地与此季节相符的天文现象。
(2)描述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3)近年来,世界各国对②附近海域的科学考察越来越多,试从地理角度简述该地区的重要性。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

(1)说出管道运输方式的优点。
(2)说出中缅油气管道铺设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
(3)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对保障我国能源消费的意义。
(4)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将促进云南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大型石化基地,分析石化基地的建设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描述甲河的水文特征。
(2)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角度,分析保护甲河流域水环境的措施。
(3)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中多条铁路交汇对乙城市发展的影响。
2.单选题- (共9题)

【小题1】图示范围内雪期天数的最大差值约是()
A. 120天 B. 135天
C. 149天 D. 155天
【小题2】该区域中部地区雪期等值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低,气温高 B.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C. 受暖流影响 D. 降水较多

【小题1】该图表示的大陆可能是
A. 非洲大陆 B. 南美大陆
C. 北美大陆 D. 澳大利亚大陆
【小题2】该大陆 F 处沿海多大雾天气,其原因可能是
A. 寒暖流交汇
B. 副高控制,水汽不易扩散
C. 板块交界处,多温泉
D. 沿岸有寒流经过

【小题1】关于图中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日较差②地比①地大 B. 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小
C. 该月份③地正值伏旱天气 D. 大气逆辐射①地强于②地
【小题2】②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于①③两地的原因是( )
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 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作用显著
D. 位于盆地,受冷空气影响小
【小题3】关于①地所在区域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月份该地河流处于汛期 B. 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 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D. 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小题1】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气温、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
B.太阳辐射、气温、地面辐射 |
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气温 |
D.气温、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
A.一月 | B.五月 |
C.七月 | D.十月 |

【小题1】此实验主要是探究()
A. 风力的搬运作用 B. 流水的搬运作用
C. 风力的堆积作用 D. 流水的堆积作用
【小题2】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有()
①没有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 ②没有选用颗粒不等的混合物作为实验材料
③堆积体的形状与实际地貌差别很大 ④没有体现搬运过程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工业用地面积在逐年减少
B. 城市绿地面积在增加
C. 人均城市绿化面积在上升
D. 水质总体趋势是波动下降
【小题2】巴西利亚市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是()
A. 积极发展房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 减小工业用地面积,限制工业的发展
C. 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关停并转污染企业
D. 完善交通运输网,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

【小题1】图示时间,我国大部分区域收获已完成,而甲地作物却未成熟,其可能的原因是()
A.甲地阴雨天多,年积温低 |
B.甲地纬度较低,10月仍为生长期 |
C.甲地的作物生长季长 |
D.其他区域作物播种早 |
A.热量 | B.水分 |
C.地形 | D.天气 |
2015年2月4日,万(州)达(州)高速公路开县至开江段(简称开开段)正式通车。至此,万达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下图为开开高速公路穿过山区的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形,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
①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②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
③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 ④减轻生态破坏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A.资金 | B.地形 | C.技术 | D.移民 |

【小题1】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①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②黄河的便利水运 ③劳动力丰富廉价 ④科技、教育水平较高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小题2】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 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面积缩小
B. 就业机会减少
C.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
D. 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
3.选择题- (共9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_____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_____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母亲的心
叶倾城
①朋友告诉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
②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同床共枕了五十年的老伴只好睡到客厅去。然后有一天外婆出了门就不见踪迹,最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家人才终于将她找回,原来外婆一心一意要找她童年时代的家,怎么也不肯承认现在的家跟她有任何关系。
③哄着骗着,好不容易说服外婆留下来,外婆却又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们,以为他们是一群野孩子,来抢她的食物,她用拐杖打他们,一手护住自己的饭碗:“走开,走开,不许吃我的饭。”弄得全家人都哭笑不得。
④幸亏外婆还认得一个人——朋友的母亲,记得她是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黄昏的时候搬个凳子坐在楼下,唠叨着:“毛毛怎么还不放学呢?”——连毛毛的女儿都大学毕业了。
⑤家人吃准了外婆的这一点,以后她再说要回自己的家,就恫吓她:“再闹,毛毛就不要你了。”外婆就会立刻安静下来。
⑥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朋友的母亲亲自下厨烹制家宴,招待客人。饭桌上外婆又有了极为怪异的行动。每当一盘菜上桌,外婆都会警觉地向四面窥探,鬼鬼祟祟地,仿佛一个准备偷糖的小孩。终于判断没有人注意她,外婆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夹上一大筷子菜,大大方方地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宾主皆大惊失色,却又彼此都装着没有看见,只有外婆自己,仿佛认定自己干得非常巧妙隐秘,露出欢畅的笑容。那顿饭,吃得实在是有些艰难。
⑦上完最后一个菜,一直忙得脚不沾地的朋友的母亲,才从厨房里出来,一边问客人“吃好了没有”,一边随手从盘子里拣些剩菜吃。这时,外婆一下子弹了起来,一把抓住女儿的手,用力拽她,女儿莫名其妙,只好跟着她起身。外婆一路把女儿拉到门口,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就在口袋里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里面的菜捧了出来,往女儿手里塞:“毛毛,我特意给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
⑧女儿双手捧着那一堆各种各样、混成一团、被挤压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头,看见母亲的笑脸,她突然哭了……
⑨当疾病切断了外婆与世界的所有联系,让她遗忘了生命中的一切关联、一切亲爱的人,而惟一不能割断的,是母女的血缘。她的灵魂已经在疾病侵蚀下慢慢地死去,然而永远不肯死去的,是那一颗母亲的心。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