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6月16日06:00(巴西当地时间15日19:00),2014世界杯F组首轮一场比赛在马拉卡纳球场展开角逐,阿根廷2比1力克波黑。阿根廷首都布宜洛斯艾利斯根廷(34.6°N,58.5°E 海拔25m)和波黑首都萨拉热窝(43.9°N,18.4°E 海拔630m)气候资料图(图)。


材料二巴塔哥尼亚西接安第斯山脉,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西部,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湖泊和沼泽密布。而巴塔哥尼亚东部则是以辽阔的台地为主的荒漠和半荒漠高原,自西向东作阶梯状倾斜,并以陡峭的悬崖直逼大西洋。
材料三日照时数是指太阳中心从出现在一地的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直射光线在无地物、云、雾等任何遮蔽的条件下,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小时。下表为萨拉热窝各月降水日数和日照变化资料。
(1)简述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
(2)简述巴塔哥尼亚自西向东景观(密林-荒漠)形成的原因。
(3)描述萨拉热窝日平均日照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北京时间6月16日06:00(巴西当地时间15日19:00),2014世界杯F组首轮一场比赛在马拉卡纳球场展开角逐,阿根廷2比1力克波黑。阿根廷首都布宜洛斯艾利斯根廷(34.6°N,58.5°E 海拔25m)和波黑首都萨拉热窝(43.9°N,18.4°E 海拔630m)气候资料图(图)。


材料二巴塔哥尼亚西接安第斯山脉,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西部,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湖泊和沼泽密布。而巴塔哥尼亚东部则是以辽阔的台地为主的荒漠和半荒漠高原,自西向东作阶梯状倾斜,并以陡峭的悬崖直逼大西洋。
材料三日照时数是指太阳中心从出现在一地的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直射光线在无地物、云、雾等任何遮蔽的条件下,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小时。下表为萨拉热窝各月降水日数和日照变化资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降雨日数 (天) | 10 | 9 | 10 | 11 | 11 | 11 | 9 | 8 | 8 | 8 | 10 | 11 |
日平均日照 (小时) | 1.8 | 3.0 | 4.1 | 5.1 | 6.2 | 6.9 | 8.3 | 7.7 | 6.2 | 4.8 | 2.7 | 1.3 |
(1)简述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
(2)简述巴塔哥尼亚自西向东景观(密林-荒漠)形成的原因。
(3)描述萨拉热窝日平均日照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荷兰海堤闻名于世。其中须德海工程最为壮观,该工程将须德海内外隔开。其内称艾瑟尔湖,湖区四周开辟出5个垦区,其外称瓦登海。工程包括拦海大坝、泄水闸兼船闸、船闸、圩区围堤、泵站、桥梁等。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港口和荷兰第二大城市。
材料二:构想中的“第三亚欧大陆桥”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最终抵达鹿特丹港,横贯亚欧21个国家,全长约15 157千米,比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里程要短3000千米左右。
(1)根据图文材料,简述荷兰海堤的作用。
(2)试分析鹿特丹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交通位置条件。
(3)你是否赞成修建“第三亚欧大陆桥”,请说明理由。
3.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洋”一词始于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称呼。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国家,掀起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图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投资项目及区域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驻地永兴岛。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从地理角度,简述我国设立三沙市的意义。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指出古今“下南洋”的原因。
(3)描述甲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6 分)
材料一 “南洋”一词始于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称呼。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国家,掀起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图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投资项目及区域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驻地永兴岛。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从地理角度,简述我国设立三沙市的意义。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指出古今“下南洋”的原因。
(3)描述甲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6 分)
2.单选题- (共10题)
4.
GOLF是以棒击球入穴的球类运动。G—绿色;O—氧气;L—阳光;F—脚部活动。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图为高尔夫球场,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发明GOLF运动的人,可能是()
【小题2】下图中最早兴起该运动的地区可能是()


【小题1】发明GOLF运动的人,可能是()
A.捕鱼人 | B.牧羊人 |
C.伐木人 | D.商人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5.
【小题2】造成甲、乙两地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年均温,是指某地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气温的总和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平均温度。下图为世界局部年均温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0<P<10 20<Q<30 |
B.-10<P<0 30<Q<40 |
C.0<P<10 30<Q<40 |
D.-10<P<0 20<Q<30 |
A.盛行风、洋流 | B.纬度、地形 |
C.海陆位置、地形 | D.纬度、洋流 |
6.
读世界岛屿(甲、乙)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两岛屿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与乙岛屿相比,甲岛屿()

【小题1】关于两岛屿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为大陆岛,东侧为世界重要航运通道 |
B.东侧均为山区,地形使它们东西两侧气候不同 |
C.岛屿东西两侧受洋流影响,均为增温增湿 |
D.两岛屿生物多样性显著,但差异较大 |
A.河运、海运发达 |
B.水能开发潜力大,市场广阔 |
C.人口密度小,人口增长快 |
D.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
7.
图A为某岛国(局部),图B为群岛中某一岛屿的放大图。江西某一中学生小强暑假到图B岛屿旅游并做有关地理知识的调查。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小强对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小强沿图B路线环岛骑行,当地时间9:00—12:00期间主要迎着太阳行进,则小强此时行走在()

【小题1】关于小强对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目的地位于图A中的甲岛 |
B.该岛屿上水资源丰富 |
C.该岛屿地势起伏大 |
D.岛上主要交通工具为汽车和自行车 |
A.①路段 | B.②路段 |
C.③路段 | D.④路段 |
8.
图为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A、B两点的高差最大可能为()
【小题2】图中铁路沿线需要预防的是()
【小题3】关于图中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A、B两点的高差最大可能为()
A.700 | B.1000 |
C.1035 | D.1200 |
A.滑坡 | B.洪灾 |
C.泥石流 | D.冻土 |
A.图中E、F两地植被相同 |
B.C、D两地均能看到过往的火车 |
C.图中大坝长为500米、坝高400米、坝宽2米 |
D.图中湖泊为火山湖泊,对区域内径流调节作用明显 |
9.
图为等值线(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L为某区域某时刻1000百帕等压面,且甲、乙两地海拔相同,则( )
【小题2】若L为南半球某大洋表面的等温线,且甲、乙两地纬度相同。

【小题1】若L为某区域某时刻1000百帕等压面,且甲、乙两地海拔相同,则( )
A.气压:甲>乙 | B.气温:甲<乙 | C.甲地气流上升 | D.乙地处于阴雨天气 |
A.甲处可能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 B.甲处沿岸地区受离岸风影响干旱少雨 |
C.乙处附近海域可能有世界性大渔场 | D.乙处沿岸地区森林广布 |
10.
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影响该地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小题3】该国最重要的能源是()

【小题1】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
B.西南部沿海冰碛地貌发育显著 |
C.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
D.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 |
A.气候 | B.地形 |
C.河流 | D.矿产资源 |
A.太阳能 | B.地热能 |
C.水能 | D.风能 |
11.
冻融分选作用是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先冻结,水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产生分离。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小题2】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

【小题1】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表比较平坦 | B.岩石颗粒均匀 | C.有充足的水分 | D.气温在0℃上下波动 |
A.青藏高原地区 | B.巴西高原 | C.南极洲 | D.亚马孙平原 |
12.
图为1971-2009年世界、东亚、中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GDP增长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表示东亚数据曲线的是()
【小题2】关于图中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表示东亚数据曲线的是()
A.Ⅰ、① | B.Ⅱ、② |
C.Ⅱ、③ | D.Ⅲ、① |
A.图中显示我国人口负担均较重 |
B.东亚经济增长高于世界水平 |
C.图中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率(GDP)与人口变化呈相关性 |
D.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经济(GDP)增长呈正相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