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冻融分选作用是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先冻结,水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产生分离。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表比较平坦
B.岩石颗粒均匀
C.有充足的水分
D.气温在0℃上下波动
【小题2】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
B.巴西高原
C.南极洲
D.亚马孙平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2-21 11:50: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是(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地质构造
D.地质作用
同类题2
如图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A
B.B
C.C
D.D
同类题3
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回答下题。
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该图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在该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C岩层
D.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
同类题4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江西北部的庐山进行山地考察,庐山大部分山峰海拔为1200~1500米,下图为庐山地质剖面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小题2】同学们在山麓看到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小题3】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同类题5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地点
A
B
C
海拔(米)
500
250
600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米)
421
3
412
【小题1】该区域可能属于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小题2】对该地貌形成过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A.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