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989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4/9

1.综合题(共2题)

1.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6月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有哪些?
(2)比较此时A、B两地天气的相同点,A处此时的风向是
(3)该月B河流及周边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试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减轻洪涝灾害,在洞庭湖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2.
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西部是较低的海岸山脉,东部是高峻连绵的安第斯山脉,自然景观北部是荒漠、中部是硬叶林、南部是阔叶林。
材料二智利图

(1)从智利北部到南部,在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影响智利南部的气压带或风带是__________,智利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4分)
(2)智利是世界四大产鱼国之一,北部海域产量最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2分)
(3)A处是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该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一山之隔的智利差异很大,其原因是     。(2分)
(4)德雷克海峡常年海浪很大,过往船只小心翼翼,原因是    。(1分)
(5)简述安第斯山脉的成因。(1分)

2.单选题(共9题)

3.
读安徽省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甲处降水多于乙处
B.乙处易发生泥石流
C.丙处可以建设水电站
D.丙、丁两处相对高差可能为1000米
【小题2】甲处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B.西南流向东北
C.东南流向西北D.西北流向东南
4.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444千米B.3333千米
C.2222千米D.1823千米
【小题2】若某炮兵在N点向北发射普通炮弹,飞行大约50KM落地,该落点位于
A.东半球、中纬度B.西半球、高纬度
C.西半球、低纬度D.东半球、高纬度
5.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小题2】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
C.洋流D.人类活动
【小题3】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C.甲、乙两地冬季均盛行西北风
D.甲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6.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左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B.12℃C.10℃D.8℃
【小题2】右图中能说明上题实验结果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夏天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反射作用
B.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逆辐射强
C.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二氧化碳较多
7.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三圈环流中南半球的低纬环流圈,S线代表近地面,则
A.①为高空南风B.②为大气受热力因素下沉
C.③为东北信风D.④为大气受热力因素上升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属于环节①B.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是环节②
C.夏季风属于环节③D.环节④和环节②的量一样大
【小题3】如果该图为太平洋上的洋流示意图,S线代表某条纬线,则因寒暖流交汇而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EB.FC.GD.H
8.
下图是某大陆气压形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此时
A.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B.南非开普敦温暖湿润
C.D地风力小于C地D.北京昼长夜短
【小题2】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A处B.B处C.C处D.E处
9.
下表是浙江舟山某地某年8月某日气象观察资料表,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时间
气温(℃)
气压(hPa)
降水(毫米)
风速(千米/时)
12时前后
30
1002
10
30
18时前后
28
990
50
230
24时前后
27
1004
10
50
 
【小题1】由表中资料可知,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A.B.
C.D.
【小题2】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该地18时前后的情况是
A.阴雨连绵B.河水暴涨
C.高温晴朗D.低温少雨
10.
图为某游客在台湾野柳国家地质公园中拍摄的含有海星化石的岩石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此岩石最可能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小题2】上图中岩石形成的作用是下图中的
A.①外力作用
B.②外力作用
C.②岩浆活动
D.③变质作用
11.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出现了系列反常现象。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②秘鲁渔场鱼类资源减少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天山终年积雪的雪线下降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气候变暖使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喜马拉雅山脉高度增加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地表岩石风化速度变快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3.选择题(共2题)

12.有一摞纸,一共有120张,用了 35 ,还剩多少张?
13.有一摞纸,一共有120张,用了 35 ,还剩多少张?

4.填空题(共3题)

14.
读图(图甲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已知条件在图甲中作(标)出:(注意:标注过程中需要辅助线的要保留辅助线,无辅助线的不得分)
①用字母P标出太阳直射点位置;
②用虚线表示南北回归线;
③用虚线表示南北极圈
(2)根据图甲,在图乙中画出:①晨昏线;②用斜线标出夜半球;③用点Q在图中标出太阳直射点
(3)根据图甲回答:
①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日昼长达一年最长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此时全球有 (大于、小于、等于)1/2的地区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
15.
读“非洲地区图”,回答问题:(10分)

(1)当前季节,a处的洋流流向是
(2)写出自然带名称:A ,B ,C ,D .
(3)AE两处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和E处气候成因相同的地区还有      地区,其成因都与   、地形等因素有关。
(4)B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16.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
(2)A处地貌是______,该地貌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③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的区域,可能形成 ________岩。
(4)该地区要开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从工程的安全性 、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A、B两处的地下,哪一处较合适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地形地质构造与B地相同的是_______。
A.庐山B.东非大裂谷C.喜马拉雅山D.渭河平原
(6)②④⑥岩层由新到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