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示意某******访问该国,给其带来了53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进一步提高了两国互利合作水平。

(1)分析①、②两处渔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共同原因。
(2)该国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简析其有利区位条件。
(3)分析该国吸引中方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因。
如图示意某******访问该国,给其带来了53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进一步提高了两国互利合作水平。

(1)分析①、②两处渔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共同原因。
(2)该国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简析其有利区位条件。
(3)分析该国吸引中方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因。
4.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如图)。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地区贫困和灾害多发的根源。

(1)简述云贵高原石漠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列举防治“石漠化”的有效措施。

(1)简述云贵高原石漠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列举防治“石漠化”的有效措施。
5.
【自然灾害与防治】
美国阿拉斯加地区是一个多地震的地区。据统计,阿拉斯加州几乎每年都有一次7级地震。每14年有一次8级或以上级别的地震。1964年3月27日南部的安克雷奇附近的威廉王子湾发生8.5级的强震,虽然其震级高,但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小(直接造成9人死亡。约5亿美元经济损失)。
(1)简析阿拉斯加地区多发地震的原因。
(2)分析阿拉斯加地区地震一般造成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较小的原因。
美国阿拉斯加地区是一个多地震的地区。据统计,阿拉斯加州几乎每年都有一次7级地震。每14年有一次8级或以上级别的地震。1964年3月27日南部的安克雷奇附近的威廉王子湾发生8.5级的强震,虽然其震级高,但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小(直接造成9人死亡。约5亿美元经济损失)。
(1)简析阿拉斯加地区多发地震的原因。
(2)分析阿拉斯加地区地震一般造成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较小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0题)
6.
如图是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小题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

【小题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年降水量、七月均温、一月均温 | B.七月均温、年降水量、一月均温 |
C.七月均温、一月均温、年降水量 | D.年降水量、一月均温、七月均温 |
A.海拔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 | B.受纬度影响M地一月均温高于N |
C.N 山北侧冬季降水少于南侧 | D.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
7.
海平面等压线天气图是进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气压差值最大可达到
【小题2】此时,P地天气状况可能是
【小题3】该日所在季节,日本

【小题1】图示区域,气压差值最大可达到
A.44hPa | B.49hPa | C.54hPa | D.59hPa |
A.中雪、西北风 | B.中雪、偏东风 |
C.晴、西北风 | D.晴、偏东风 |
A.西部降水量多于东部 | B.易发生雷电、大风等灾害 |
C.北部降水量多于南部 | D.寒冷干燥,易发大风灾害 |
8.
如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地气候特征及其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图中①、②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地气候特征及其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冬季温和多雨盛行西风 | B.N地夏季温和多雨北大西洋暖流 |
C.P地夏季高温多雨盛行西风 | D.Q地夏季高温多雨东北信风 |
A.都以极地冰原气候为主,气候寒冷,冰川广布 |
B.都地处板块张裂处,火山活动频繁,地热丰富 |
C.②岛比①岛植被覆盖率高,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
D.①岛比②岛气候温和,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 |
9.
如图示意甲、乙两区域(甲区域内的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区域的共同之处是
【小题2】关于图中③、④两水域的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1】甲、乙两区域的共同之处是
A.地势北高南低 | B.南部主要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
C.①、②两河水能资源丰富 | D.南部的河口三角洲是主要的农耕区 |
A.③是渤海,④是地中海 | B.③是黄海,④是地中海 |
C.③水域冬季含盐量高于④水域 | D.③水域水温低于④水域 |
10.
潜水是地下水的一种类型,埋藏深度为海拔与潜水之差。潜水位是指潜水水面的海拔,潜水水面随地形的起伏而略有起伏。潜水位的高低与潜水储量密切相关.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潜水位等值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图中
【小题2】图示地区有可能是我国的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图中
A.甲地潜水埋藏最深 | B.乙地地势一定最高 |
C.丙地地下水开采量大 | D.丁地潜水储量最丰富 |
A.华北平原 | B.黄土高原 | C.山东丘陵 | D.内蒙古高原 |
11.
阿斯旺大坝是世界上著名的水利枢纽,坝高111米,建成后形成了宽15千米、长500多千米的纳赛尔水库(其三分之二在埃及境内),该水库可吞下尼罗河的全年径流。如图示意阿斯旺大坝位置和尼罗河三角洲土壤含盐量(ppm)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在几乎全非洲都因旱灾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也能基本自给,可能是因为纳赛尔水库
【小题2】因阿斯旺大坝而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对尼罗河三角洲土壤含盐量的影响是

【小题1】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在几乎全非洲都因旱灾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也能基本自给,可能是因为纳赛尔水库
A.对尼罗河流量的季节性调节,保障了稳定的灌溉水源 |
B.对尼罗河流量的多年调节,增加其下游枯水期流量 |
C.周围灌溉面积大量增加,耕地面积明显增多 |
D.使其下游灌溉面积大量增加,耕地面积明显增多 |
A.下游水源充足,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废水导致甲区域盐度升高 |
B.下游灌溉面积增加,风沙活动减弱,乙区域盐分在地表积累 |
C.灌溉水源增加,耕地面积增加,乙区域大量使用化肥盐度升高 |
D.尼罗河入海水量减少,海水入侵,甲区域盐度升高 |
12.
猴面包树是马达加斯加的国树,其自然分布区的年均温为20~30℃;该树耐旱力极强,适生区的年降水量为300~800mm,一般海拔450~600m。图7示意马达加斯加岛等高线分布(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马达加斯加岛地形独特,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其气候特征及主要原因是
【小题2】图中最适宜猴面包树生长的地点是

【小题1】马达加斯加岛地形独特,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其气候特征及主要原因是
A.东部降水多于西部——暖流影响强 | B.南部年均温高于北部——年太阳辐射量大 |
C.南部降水多于北部——西风带控制 | D.中部高原气候温和——天气与植被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3.
造礁珊瑚生长发育的最佳水温是23~27℃,最佳水深为20米以内,一般迎风浪一侧礁体发育较好。如图示意我国某海区珊瑚礁(岛)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海域
【小题2】根据相关资料推测,图示海区环境特征之一是

【小题1】图示海域
A.盛行风向为西北、东南交替 | B.洋流流向为东北、西南交替 |
C.目前地壳处于上升状态 | D.大陆架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 |
A.洋阔水深 | B.风急浪高 | C.沙滩广阔 | D.水清光足 |
14.
如图示意美国棉花产区分布变化,图中甲代表该国西部和西南部的新棉区,乙代表中南部和东南部的老棉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美国棉花产区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小题2】相对于老棉区,新棉区的突出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小题3】甲区域沿海夏季多雾,其原因是

【小题1】美国棉花产区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从沿海湿润气候区向内陆干旱区扩展 |
B.从密西西比河东部向密西西比河西部扩展 |
C.老棉区面积缩小,新棉区面积扩大 |
D.从密西西比河附近向东西两侧扩散 |
A.光照充足、降水稀少 | B.地广人稀、热量不足 |
C.热量充足、水源短缺 | D.市场广阔、土地贫瘠 |
A.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
B.沿岸有暖流经过,使大量水汽蒸发成雾 |
C.沿岸有寒流经过,水汽凝结成雾 |
D.人口和城市众多,雾岛效应显著 |
15.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如何减少碳排放量,成为21世纪初最重要的环保话题之一。泛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以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4省的53个地级市。如图示意泛长三角地区工业重心与碳排放重心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10年和2005年相比,泛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减少的省(市)最可能是
【小题2】泛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和碳排放的特点是
【小题3】泛长三角地区减少碳排放量的合理措施是

【小题1】2010年和2005年相比,泛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减少的省(市)最可能是
A.上海市 | B.浙江省 | C.江苏省 | D.安徽省 |
A.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地区 |
B.工业重心和碳排放重心的距离呈现出“增—减—增”的趋势 |
C.影响碳排放空间格局变化的因素是工业发展状况 |
D.工业重心每五年的平均移动速度先快后慢 |
A.将高耗能产业由本区东部转移到西部 |
B.用天然气、石油取代煤炭作为主要能源 |
C.进行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提高能效 |
D.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第一产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