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2018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897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6

1.综合题(共2题)

1.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铁门以下为下游。
材料三 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与乙城相比,甲城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 简述其成因。
(3)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洋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的。湖淀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该湖是经历了地质时期万年以来的演变而形成的。由于众多河流入淀之势,犹如“汪洋浩渺,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的一个浅水型淡水湖泊,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被誉为“华北明珠”。现在看来,白洋淀湿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淀区本身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也与上游的水资源开发、植被覆盖以及水土流失情况有很密切的关系。


(1)推测白洋淀由古湖淀范围缩小到现代湖淀范围的自然演变原因。
(2)简述白洋淀湿地对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的主要作用。
(3)现如今,为促进白洋淀流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从①生态、②经济、③社会三方面任选其一,提出“针对该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2.单选题(共14题)

3.
当地时间2017年8月20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约43°W,23°S)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开启,吸引了许多马拉松爱好者参加比赛,比赛将进行三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比赛期间,里约热内卢地区()
A.河流正值汛期,径流量大B.该日日出东南方向
C.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D.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小题2】与里约热内卢同纬度的南美大路西岸()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寒流影响,炎热干燥B.地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C.大河源远流长,水资源丰富D.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
4.
下面右图为“某大洋东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地层界线。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能反映左上图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
A.B.C.D.
【小题2】若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B.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C.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D.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5.
下图为某区域海浪浪高分布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图所示区域及时间最可能为
A.南半球1月B.南半球7月C.北半球1月D.北半球7月
【小题2】影响该海域浪高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西北季风B.热带气旋C.岛屿分布D.副热带高压
6.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所引起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B.“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热量的传递方式都是潜热输送
C.“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D.“风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小题2】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身体潮湿时散失体热速度是干燥时的25倍,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
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7.
读某内陆国主要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区有两个雨季,分别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1550毫米。其原因是
A.2—3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B.2—3月受赤道低压的控制
C.7—9月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D.7—9月位于西南风迎风坡
【小题2】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其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河湖C.土壤D.矿产
8.
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B.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D.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
【小题2】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气压降低,天气转晴B.气温降低,刮风下雨
C.连续阴雨,风力加大D.湿度增加,风和日丽
9.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 湖泊水 B. 地下水 C. 冰雪融水 D. 沼泽水
【小题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 地表风沙少    B. 山麓青青草    C. 树上柑橘红    D. 草场牦牛跑
10.
以下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饵料丰富
B.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C.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D.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
【小题2】图中洋流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B.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C.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11.
太鲁阁公园为台湾第二大公园,其主要河流立雾溪发源于海拔3 449米的合欢山,全长55千米。太鲁阁峡谷是全球最大的大理石峡谷,两岸绝壁高耸,岩壁上可见海底生物化石。读台湾地区及太鲁阁公园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立雾溪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自北向南流入海洋B.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C.支流众多,含沙量大D.水量较大,流速较快
【小题2】推测太鲁阁峡谷形成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流水侵蚀——地壳抬升——岩浆活动
B.水平运动——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水平运动——地壳抬升——变质作用——断裂下陷——冰川侵蚀
12.
(题文)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湖区平均降水量为228.1 mm,平均蒸发量为1411.5 mm,湖水面积的变化范围非常大,湖水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读呼伦湖示意图,完成下题。

依据图示信息推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水文站附近河流含沙量最小的最可能是(   )
A.①B.②C.③D.④
13.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a地附近的河流从东南流向西北B.b地坡度最陡
C.c地分布有茶园D.d地是年轻人漂流的最佳河段
【小题2】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四月—油菜花黄蜜蜂忙B.五、六月—降水不多水位降
C.七、八月—麦田受旱暑骄阳D.九、十月—落叶遍地秋风狂
14.
下左图示意中国大部分城市街道建筑物现状,针对当前的某种城市问题有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如下右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左图中街道建筑物现状的主导因素最可能为(  )
A.政策B.经济
C.历史D.交通
【小题2】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可以缓解的城市问题是(  )
A.内涝问题B.热岛问题
C.雾霾问题D.拥堵问题
【小题3】左图街道设计的实施,最可能影响城市的(  )
A.用地结构B.服务范围
C.等级职能D.人口数量
15.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原来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B.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D.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小题2】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16.
下图是内罗毕地理位置及气温降水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内罗毕月均温最低值出现在7月的主要原因是(   )
A.湿季降水多B.正午太阳高度小
C.地处高原D.湖泊的调节作用
【小题2】内罗毕鲜花大量出口,但6-9月是销售淡季的最可能原因是(   )
A.降水少,影响鲜花生长B.动物大规模迁徙,影响农业发展
C.欧洲正值夏季,进口需求较小D.旅游旺季,世界各地交通繁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