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近年来,随着旱季的来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经常发生森林火灾。绿色和平组织紧急调查小组发现, 该地区的相思树纸浆林和棕榈油种植园是此次森林大火的主要祸因。
材料 2: 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这些湿地被改造破坏后, 泥煤地森林会变得干燥易燃。 这种湿地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
(1)“这些湿地被改造或破坏以后,泥煤地森林就会变得干燥易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雨林环境的 特点,这种特征还表现在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 内,一旦被毁,很难恢复。
(2)试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
(3)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材料 1:近年来,随着旱季的来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经常发生森林火灾。绿色和平组织紧急调查小组发现, 该地区的相思树纸浆林和棕榈油种植园是此次森林大火的主要祸因。
材料 2: 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这些湿地被改造破坏后, 泥煤地森林会变得干燥易燃。 这种湿地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
(1)“这些湿地被改造或破坏以后,泥煤地森林就会变得干燥易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雨林环境的 特点,这种特征还表现在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 内,一旦被毁,很难恢复。
(2)试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
(3)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山西汾河流域图和 A 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 2:杏花村( B 地)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酿造出优质的“杏花村酒”。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 神泉”。
( 1)汾河谷地的成因是;该省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2) A 市的气候类型是,并分析 A 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 3)分析山西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
材料 1:山西汾河流域图和 A 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 2:杏花村( B 地)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酿造出优质的“杏花村酒”。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 神泉”。
( 1)汾河谷地的成因是;该省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2) A 市的气候类型是,并分析 A 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 3)分析山西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
2.单选题- (共10题)
3.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适宜的措施是( )
【小题2】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小题1】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适宜的措施是( )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
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 |
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
A.沙化 | B.石漠化 | C.泥石流 | D.滑坡 |
4.
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的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河流的流向( )
【小题2】图中古绿洲退化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该地区河流的流向( )
A.自高纬向低纬 | B.自南向北 |
C.由天山北坡流向沙漠 | D.废弃绿洲多位于河流上游 |
A.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少 | B.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遭到破坏 |
C.在冲积扇过度开发地下水 | D.过度盲目农垦 |
5.
图中的 MP、 MQ 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Q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
A. 0:00 B. 6:00 C. 18:00 D. 24:00
【小题2】此时,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 (20°S, 60°E) B. (20°N, 120°E)
C. (20°S, 0°) D. (20°N, 180°)
【小题3】下列关于该日各地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刚果河水位急剧暴涨
B. 南非高原草木凋零
C. 北印度洋洋流呈现顺时针方向运动
D. 澳大利亚麦收接近尾声

【小题1】图中 Q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
A. 0:00 B. 6:00 C. 18:00 D. 24:00
【小题2】此时,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 (20°S, 60°E) B. (20°N, 120°E)
C. (20°S, 0°) D. (20°N, 180°)
【小题3】下列关于该日各地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刚果河水位急剧暴涨
B. 南非高原草木凋零
C. 北印度洋洋流呈现顺时针方向运动
D. 澳大利亚麦收接近尾声
6.
某同学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习惯观察天空中的太阳,如图所示。若 a、 b 为该同学在 40° N 的两个不同日期的 7:00 (北京时间)经过 P 点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中 SN 为南北方向, PQ 垂直于 SN。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 a、 b 两个日期中, P 地达到的一日最大太阳高度分别是Ha、 Hb, 则( )
【小题2】若该同学于某日( 天气晴) 早晨 7: 00( 北京时间) 到达 P 点时看天空,太阳还未从地平线上升起, 此时当地( )

【小题1】若 a、 b 两个日期中, P 地达到的一日最大太阳高度分别是Ha、 Hb, 则( )
A.Ha=Hb | B.Ha<Hb | C.Ha>Hb | D.无法判断 |
A.昼夜等长 | B.新旧两天比为约 2:1 |
C.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 D.太阳从东南升起 |
7.
读“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部的M地区太阳总辐射量最少的原因是
【小题2】太阳总辐射量N地大于P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我国东部的M地区太阳总辐射量最少的原因是
A.纬度高 | B.海拔低 | C.海拔高 | D.晴天少 |
A.纬度低 | B.海拔高 | C.降水多 | D.晴天多 |
8.
下图是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布局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 图层,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M 地最适合布局()
【小题2】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合适的是()

【小题1】M 地最适合布局()
A.工厂 | B.学校 | C.银行 | D.居民住宅 |
A.旅游部门 | B.民政部门 | C.公共交通部门 | D.住房建设部门 |
9.
西湖龙井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 地理标志” 证明商标。“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生产地域面积包括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周边的 168km2。下图为杭州西湖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西湖龙井” 茶园的主要分布地( )
【小题2】关于西湖龙井的保护生产地域为 168 km2 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图中“ 西湖龙井” 茶园的主要分布地( )
A.都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 | B.微酸性沙质土壤,土壤肥沃 |
C.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 D.位于水热组合条件好的河谷地区 |
A.生产区有一定的划分界 | B.内部性质完全一致,地理环境有一定优势 |
C.与其他茶叶区有差异性 | D.区域面积广阔,主要茶园分布较集中 |
10.
下图当中有我国华北地区特殊的耕作方式,称谓“垄槽耕作”,即在第一年将作物种在高起的垄上,第二年则将原本的垄挖成槽,作物仍种于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F 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小题3】华北地区采用此种耕作方式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该地区()

【小题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 |
B.B地农业发展引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
C.C地发展河谷农业是因为该地热量条件优于周边地区 |
D.D E 两地要大力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 |
A.辽阔富饶的土壤 |
B.森林、草场资源丰富 |
C.工业基础雄厚 |
D.当地广阔的市场 |
A.环境污染严重 | B.水利设施不足 |
C.人口密度过大 | D.干旱少雨 |
11.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依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暗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遥感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暗的是()
A.公路 | B.菜园 | C.湖泊 | D.房屋 |
A.预测火灾的发生地点 | B.监测冰山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
C.评估农作物的长势和产量 | D.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
12.
经济的腾飞以及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导致沿海地区的土地资源逐渐匮乏,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为了不断促进经济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大海,沿岸兴修各类海岸工程,掀起了围填海的热潮。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了准确反映各个时期不同地区海岸线的变迁,了解围填海的演变情况,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2】下列关于我国海岸线 1980-2010 年间的变化叙述中,正确的是()

【小题1】为了准确反映各个时期不同地区海岸线的变迁,了解围填海的演变情况,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 | B.RS | C.GPS | D.GIS |
A.沿海地区围填海面积增加趋势变缓 |
B.辽宁省沿岸生长着大量的红树林,农业围垦导致海岸线变迁明 |
C.江浙地区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海岸线变迁剧烈 |
D.广东地区海岸线的变迁方向发生了改变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