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 第九章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7881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0

1.选择题(共16题)

1.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A.俄罗斯B.美国C.中国D.加拿大
2.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
3.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碧水蓝天说:“我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B.天晴朗说:“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C.草花香说:“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不放松.”
D.不毛之地说:“只要挣钱,保不保护环境与我无关.”
4.
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忽略不计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D.大力开采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
5.
关于我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B.边发展边治理
C.先发展后治理D.经济的发展有时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国门,首先开放的地区是(  )
A.沿海地区B.首都北京
C.特大城市上海D.西部地区
7.
读漫画,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漫画反映当地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 
A.过度放牧B.过度垦殖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
【小题2】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这种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是(  )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8.
下列区域与其经济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畜牧业
B.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最早
C.黄河流域﹣﹣能源和制造业基地
D.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
9.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
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D.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10.
北京奥运会场馆周围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供电,世博会将原江南造船厂旧址改造为中国船舶馆,世园会把废弃的高压铁塔基座改造为魔石乐园.这些做法体现了(  )
①在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正在从观念走向实践
②我国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已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③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已经没有差距
④“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1.
下列能够体现我国是负责任大国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建设B.神舟十号飞船升空
C.青藏铁路通车D.中国维和部队的建立
12.
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要不顾一切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B.对于环境问题,我们可以在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之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再回过头来治理环境
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重新评价,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可以暂缓执行了
D.21世纪,我们要协调好沿海与内地的关系,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13.
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④多投入、多产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
关于中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已经达到了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
B.我国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完全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C.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已经很小,所以应该以节约为主
D.我国国土辽阔、物产丰富,区域之间的差异也特别大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是(  )
A.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B.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C.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
21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下列漫画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互惠与共生B.有家难回
C.农民的饭碗D.所剩无几

2.解答题(共1题)

17.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资源总量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品种丰富,一些重要资源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看,我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状况: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能源资源状况: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即使储量最丰富的煤炭,人均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9%.矿产资源状况:我国矿产资源品种多、总量大,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耕地资源状况: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2000多个县(市)中,目前有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人均耕地警戒线0.8亩以下.
材料二  中国的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GDP的能耗约为世界平均值的2.2倍(2011年).
材料三  我国众多企业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低的产品,许多核心技术都依赖进口,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
(1)上面的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