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5讲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874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

1.综合题(共2题)

1.
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图 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乙图 某地喀斯特地貌等高线示意图
(1)甲图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    ,该地貌主要分布于乙图中地貌类型界线以    (填方位)区域,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有    。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典型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有大量的    岩,并且气温    ,降水总量    ,具备了适合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 
(3)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结合下列新疆的景观图片,回答问题。

(1)按照内、外力作用把图中地貌景观进行分类。
(2)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南侧,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简述其形成原因。
(3)结合图中信息,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

2.单选题(共6题)

3.
“种地非良田,观赏如画卷”的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土高原上的特殊岩石。它岩层松散,异常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生命如遇砒霜之毒,故称砒砂岩。它的色泽斑斓绚烂,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所以当地老百姓管它叫“五花肉”。 读砒砂岩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全年都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春季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C.主要分布在黄河支流的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自东南向西北侵蚀作用越来越弱,风化作用越来越强
【小题2】把砒砂岩分布区变“毒”为“宝”宜采取的措施有
A.建立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B.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C.退耕还林、还牧,保护生态环境D.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
4.
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小题2】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 a、b、c、d 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a 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
B.b 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
C.c 地种植苹果、柑橘等水果
D.南水北调后,d 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5.
读我国某区域(约34°33'N,114°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期,该地地表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
A.流水沉积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说法正确的是(  )
A.风沙掩埋 背风坡B.风沙掩埋 迎风坡
C.水灾 高地D.水灾 远离河流
6.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是
A.石灰岩B.花岗岩
C.大理岩D.玄武岩
【小题2】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D.海浪沉积
7.
下面为“太平洋部分区域及周边海岸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  )
A.岛屿周围的浅海
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
C.温暖清澈的浅海
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
【小题2】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 (  )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8.
浙江温州雁荡山经过抬升、剥蚀、切割,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阅读雁荡山峡谷的图片,请分析形成该景观的原因(  )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地质作用D.古冰川作用
【小题2】雁荡山的岩石是以白垩纪流纹岩为主,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雁荡山的岩石比较致密,密度相对较大
B.雁荡山岩石属于沉积岩
C.该岩石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
D.雁荡山由于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