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右图为甲区域局部放大图,请在图中画出河流及其主要支流并标出流向。
(2)拟在M、N两地中任选一个作为取水口为沿海城市供水,写出你的选择并简述理由。
(3)拟在该区修一大坝,画出大坝的大致位置,并说明选择此位置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材料一 下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

材料二 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山西省除煤炭外,还应大力发展电力、__________、机械、化工、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
(2)结合材料,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
(4)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出谋划策。
2.单选题- (共10题)

【小题1】川气东送工程实施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 B.交通运输条件 | C.经济因素 | D.气候因素 |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①②③ | D.③④⑤ |
A.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部因距海相对较近,降水相对较多,故可适量发展旱作农业 |
C.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区、华南区因夏季雨热同期,光水热充足,故它们均可发展水田农业 |
D.青藏高寒区只有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有农业的发展 |

【小题1】与图中8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
A.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
C.修筑梯田、扩大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

【小题1】AA′两点间建有一座桥梁,此桥梁的桥面与其正下方谷地底部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150米 | B.240米 | C.360米 | D.420米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小题1】如果该区域继续按照Ⅰ阶段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A.黑土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
B.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
C.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
D.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
①扩大农业用地②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发展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④发展林果产品的综合加工业,增加附加值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表一 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总量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未利用土地 |
111.32 | 2.35 | 4.31 | 50.54 | 54.12 |
表二 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平方千米)
水蚀 | 风蚀 | 冻融 | 盐碱化 |
12.53 | 83.93 | 5.24 | 9.398 |
【小题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
C.保护植被,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
D.荒漠化只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治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 |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 | B.②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① |
A.地表起伏增大 | B.河流含沙量增大 |
C.土壤质地变差 | D.植被条件变差 |

【小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
B.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
C.在此国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都是主要动力 |
D.城市化速度一直快于工业化速度 |
A.技术指向型产业 | B.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
C.动力指向型产业 | D.现代服务业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第一大酸雨中心 |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
C.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
3.选择题- (共8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已有。
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已有。
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已有。
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回答问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