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甲地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小题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乙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小题1】甲地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水能、天然气 | B.风能、石油 | C.太阳能、石油 | D.太阳能、水能 |
A.林地 | B.水田 | C.草地 | D.旱地 |
2.
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小题1】青藏地区南部地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暑假中乘火车从临沂到拉萨旅游,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理由,正确的是

【小题1】青藏地区南部地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 B.降水少,气候干燥 |
C.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 | D.海拔高,光照强 |
A.带上厚衣服——当地是全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
B.了解当地风俗——观看蒙古族摔跤活动 |
C.了解当地美食——葡萄干、手抓羊肉、过桥米线 |
D.熟悉基督教的教义——尊重当地居民的宗教习俗 |
3.
【小题1】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①地域广,土地辽阔 ②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 ③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④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⑤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
【小题2】在我国,与青海省的能源资源相似度最高的省区是
【小题3】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小题4】藏区的平顶碉房以石块为原料修建而成。形成该建筑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100%清洁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范国的清洁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我国在新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图示意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
【小题1】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①地域广,土地辽阔 ②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 ③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④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⑤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③④ |
A.黑龙江省 | B.内蒙古自治区 |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D.西藏自治区 |
A.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 | B.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 |
C.开发条件差,清洁能源利用率低 | D.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 |
A.土层浅薄,林木稀少 | B.交通闭塞,经济落后 |
C.地势高耸,气候严寒 | D.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
4.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小题2】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其最大的优势是()
【小题1】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
A.纬度较低,交通很便利 | B.地形平坦,交通较便利 |
C.地势较低,水热较充足 | D.距海较近,水热较充足 |
5.

【小题1】关于青藏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低平,河湖稀少
②种植业发达,铁路网稠密
③太阳能资源丰富
④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小题2】与青藏地区“高”“寒”特征关系不密切的是
青藏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位于青藏腹地的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下图为“青藏地区简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青藏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低平,河湖稀少
②种植业发达,铁路网稠密
③太阳能资源丰富
④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
B.冬寒夏凉,空气稀薄 |
C.地处板块交界区,地热资源丰富 |
D.草地、荒漠分布较广 |
2.解答题- (共2题)
6.
上海的小铭同学暑假期间前往青藏高原旅游考察。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小铭从上海乘飞机到达青海省的行政中心___________。然后改乘火车,沿_________铁路进行地理考察。列车经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时,导游说“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________________三大河流的源区。
(2)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该区传统的运输工具是素有“高原之舟”美称的__________________。
(3)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早晚时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4)通过考察活动,小铭了解到青藏地区的特色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区域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_________地带,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

(1)小铭从上海乘飞机到达青海省的行政中心___________。然后改乘火车,沿_________铁路进行地理考察。列车经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时,导游说“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________________三大河流的源区。
(2)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该区传统的运输工具是素有“高原之舟”美称的__________________。
(3)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早晚时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4)通过考察活动,小铭了解到青藏地区的特色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区域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_________地带,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
7.
生态保护合理发展
(2)柴达木盆地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以_______(农业部门)为主。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这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3)右图青海湖流域内最大河流是布哈河,该河流属于______(内流河/外流河)。
(4)在下面框图内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反映青海湖面积的变化过程。
(6)有观点认为应大力推进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有人则持反对意见。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三江源地区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关乎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三江源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近10年来,成果初步显现。读图及表,回答下列问题
柴达木盆地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表
(2)柴达木盆地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以_______(农业部门)为主。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这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3)右图青海湖流域内最大河流是布哈河,该河流属于______(内流河/外流河)。
(4)在下面框图内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反映青海湖面积的变化过程。

发源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长江,上游流经四川攀枝花。攀枝花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部分河段谷底夏季地表温度可达70°C以上,是我国少数几个最适宜种植芒果的地区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
(6)有观点认为应大力推进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有人则持反对意见。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