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 第十章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78650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9

1.选择题(共20题)

1.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
①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交往 ②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③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技术进步 ④更好地保护民族工业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
我国坚定(  )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相互尊重、互利共赢B.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C.不冲突、不对抗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3.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huà

fá  mù

shèng  xià

méi  yóu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4.
发展绿色经济,实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如下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濒危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要建设需要,可以不考虑环境问题
C.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活动,还生物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
5.
广东中考我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底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可燃冰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仅海域储量就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可燃冰被认为是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是因为(  )
①清洁环保 ②分布广 ③储量大 ④开发技术难度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
利用手机下单,随时租借、随时归还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关于这种绿色出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低碳出行,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B.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
C.为居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D.侵占城市大量交通主干道
7.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下列措施对实现“中国梦”不利的是()
A.洞庭湖区退耕还湖
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D.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8.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河道,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北流至北京、天津,线路全长1432千米。南水北调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有(  )
①缓解用水紧张 ②消除水污染 ③利于经济发展 ④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
A.发展畜牧业B.增加木材产量C.开展生态旅游D.改善生态环境
10.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度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D.人口增长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11.
西气东输工程为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缓解能源供应紧张B.环境质量下降C.资源过度开发D.雾霾天气增多
12.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塔里木盆地在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环境破坏
B.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锐减
C.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D.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3.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新疆喀什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深圳、珠海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
A.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
C.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D.毗邻海洋,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14.
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D.参与国际事务过多
15.
城镇化水平提高,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经济发展B.生活水平提高
C.城镇住房紧张D.就业岗位增多
1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B.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货物出口国
C.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D.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平衡
17.
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①粮食短缺,饥饿问题严重
②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受到严峻挑战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8.
为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  )
①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②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④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每三年举行一届⑤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19.
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之首,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①资金不足   ②地形地势复杂   ③自然资源不足   ④技术人才匮乏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20.
下列不属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是(  )
A.保护珍稀动物资源B.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C.为了在保护区内创造新物种D.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2.解答题(共4题)

21.
读我国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部起点轮南油气田地处新疆,这里的甲河是我国最大的    (内流河或外流河)﹣塔里木河;东部终点上海地处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辽中南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将天然气南运至广州,该市濒临的海洋是    海;西气东输工程输送天然气的方式是    运输.
(3)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沿线经过西藏自治区,这里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族;为不影响野生动物的迁徙和生息繁衍,青藏铁路在多路段架设了“生命通道”,因此受益的野生动物是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引水,利用京杭运河输送,该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东线工程调水到北京、天津等地,这两个城市主要位于我国的    (东北或华北)平原;2016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京召开,这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是    
A.全国的经济中心
B.全国的政治中心
C.全国的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80%以上,北方不足20%。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材料二: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如图所示。
材料三:漫画

(1)根据材料一,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西北和_____地区。
(2)根据材料二,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______。
(3)南水北调工程是从_____流域调的水。
(4)漫画中表现的是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_____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____比调水更重要。
23.
西气东输主要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我国东部地区。一线输油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田,向东到达上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一线输油管道从中宁到靖边,穿行在我国的    高原上。该高原最显著的地形特征是    。这里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生物措施是   
(2)读图乙,归纳新疆地区地形分布的特点。
(3)根据图提供的信息,请你说说为什么要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4)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上海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新疆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5)上海无煤无铁,其发展钢铁工业有利条件是   (至少两点)。
24.
读图“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

(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___(填写字母),其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___基地(填写字母),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___;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___。(至少答出两点)
(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___(填写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________工程,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西电东送工程。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___(选择填空)。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④调整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