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2)该调水线路是将长江的水调到黄河。
(3)该调水工程可以改善丙地的航运条件。
(4)该线路从甲到丙处可以实现自流。
(5)该调水线路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6)该线路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7)该线路跨越我国两大平原地区。
(8)图中大半岛为山东半岛。
读南水北调东践工程调水线路图,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
(2)该调水线路是将长江的水调到黄河。
(3)该调水工程可以改善丙地的航运条件。
(4)该线路从甲到丙处可以实现自流。
(5)该调水线路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6)该线路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7)该线路跨越我国两大平原地区。
(8)图中大半岛为山东半岛。
2.选择题- (共12题)
6.
(题文)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道是( )
【小题2】(小题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小题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道是( )
A.淮河 |
B.黄河 |
C.京杭运河 |
D.长江 |
A.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西北、华北 |
B.把黄河流域的水调到西北、华北 |
C.把珠江流域的水调到西北、华北 |
D.把西北、华北的水调到长江流域 |
11.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南水北调工程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南水北调工程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②④⑤⑥ |
12.
关于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的分析判断,你的选择是( )
①总体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态
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③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南方地区径流量约占全国径流总量的80%
④长江流域以北的北方地区约占全国50%的径流量
①总体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态
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③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南方地区径流量约占全国径流总量的80%
④长江流域以北的北方地区约占全国50%的径流量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
C.①②错误,③④正确 | D.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
3.填空题- (共3题)
4.解答题- (共2题)
17.
如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及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向西北内陆递减。
(2)根据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推测,我国西北内陆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_为主。
(3)我国水资源南方_______, 北方少,西北最少;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____
(4)根据图推断,南方河流流量比北方_____(大/小),四大地理区域中发展农业最缺水的区域是____。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向西北内陆递减。
(2)根据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推测,我国西北内陆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_为主。
A.耕地 | B.草地 | C.林地 | D.建设用地 |
(4)根据图推断,南方河流流量比北方_____(大/小),四大地理区域中发展农业最缺水的区域是____。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8.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中线主体工程,将于2014年底基本完工,汛后通水。
材料二“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构想在全国引起热议。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严重缺水的西北地区和______地区。
(2)小明、小强两同学考虑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两种不同的看法。
小明认为:利大于弊。
小强认为:弊大于利。
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请说出理由________。
(3)图2中调水路线依次经过我国________平原、________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
(4)请简要说明我国大量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原因________。

材料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中线主体工程,将于2014年底基本完工,汛后通水。
材料二“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构想在全国引起热议。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严重缺水的西北地区和______地区。
(2)小明、小强两同学考虑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两种不同的看法。
小明认为:利大于弊。
小强认为:弊大于利。
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请说出理由________。
(3)图2中调水路线依次经过我国________平原、________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
(4)请简要说明我国大量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原因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