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非洲国家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该国A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1)说出影响马拉维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2)阅读图中资料,描述马拉维的气候特征。
(3)根据A,B两点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B地比A地降水多的原因。
非洲国家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该国A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1)说出影响马拉维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2)阅读图中资料,描述马拉维的气候特征。
(3)根据A,B两点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B地比A地降水多的原因。
2.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伟大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沿图中A航线用了37天,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沿图中B航线仅用20天。

(l)为什么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会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
(2)都柏林纬度高于圣约翰斯,但冬季(1月)圣约翰斯的气温却低于都柏林,试分析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3)④地曾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说出渔场的名称并解释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4)若图中①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事故,那么②、③两地哪里更容易受污染,试说明原因。
伟大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沿图中A航线用了37天,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沿图中B航线仅用20天。

(l)为什么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会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
(2)都柏林纬度高于圣约翰斯,但冬季(1月)圣约翰斯的气温却低于都柏林,试分析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3)④地曾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说出渔场的名称并解释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4)若图中①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事故,那么②、③两地哪里更容易受污染,试说明原因。
2.单选题- (共12题)
3.
下图为某季节北印度洋季风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季节,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所示海区可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是

【小题1】该季节,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 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星逆时针流动 |
C.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 D.是我国南极科考队最佳考察季节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4.
2017年8月21日,美国迎来一场百年一遇的日全食,一条宽度约67英里的“日全食带”由西至东贯穿美国东西两岸。下图为日全食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日全食时,能够看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小题2】形成日全食现象的天体不属于

【小题1】日全食时,能够看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A.色球层、日冕层 | B.耀斑、黑子 | C.日冕层、光球层 | D.色球层、光球层 |
A.河外星系 | B.银河系 | C.总星系 | D.太阳系 |
6.
中国计划在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抵达月球背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月球表面没有生命现象,原因是
①没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②没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③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④没有水资源
【小题2】月球上具备哪些人类可利用的资源
①太阳能 ②铁矿资源 ③煤炭资源 ④硅酸盐
【小题1】月球表面没有生命现象,原因是
①没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②没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③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④没有水资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太阳能 ②铁矿资源 ③煤炭资源 ④硅酸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7.
2017年8月8日21时,我国九寨沟发生7级地震,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读地震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此次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可知震源位于
【小题3】【小题4】地震震中区人们会感觉到

【小题1】【小题2】此次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可知震源位于
A.地壳 | B.上地幔 | C.下地幔 | D.地核 |
A.只上下颠簸,不左右摇晃 |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
C.只左右摇晃,不上下颠簸 | D.先左右摇晃,后上F颠簸 |
8.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大会期间,淮北市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小题3】【小题4】十九大开幕会于北京时间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远在英国伦敦的华人要能观看现场直播,他们收看的时间是当地
【小题5】【小题6】大会期间,淮北和北京两地
【小题1】【小题2】大会期间,淮北市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昼长夜短,昼渐长 | B.昼长夜短,夜渐长 |
C.昼短夜长,夜渐长 | D.昼短夜长,昼渐长 |
A.18日17:00 | B.18日1:00 | C.17日6:00 | D.17日22:00 |
A.日出时间相同,地方时不同 | B.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
C.月份相同,季节不同 |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气候特征不同 |
10.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正确的是
【小题2】如果该图为洋流环流示意图,S线代表纬线,正确的是
①北半球中高纬环流 ②北半球中低纬环流③南半球中低纬环流 ④北印度洋夏季环流
【小题3】如果该图为海陆热力环流示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正确的是
【小题4】关于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正确的是
A.环节①没有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B.环节②是气候类型形成的基础 |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地形有关 |
①北半球中高纬环流 ②北半球中低纬环流③南半球中低纬环流 ④北印度洋夏季环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G处为陆地 H处为海洋 | B.G处为海洋 H处为陆地 |
C.G处为高气压 H处为低气压 | D.G处为低气压 H处为高气压 |
A.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
B.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
C.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程度是相同的 |
D.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
11.
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郊区近地面相比,城区近地面
【小题2】造成城区和郊区近地面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区人口集中 ②郊区工业发达 ③城区建筑物密集④郊区汽车数量多
【小题3】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图中的

【小题1】与郊区近地面相比,城区近地面
A.气温低,气压低 | B.气温高,气压高 |
C.气温高,气压低 | D.气温低,气压高 |
①城区人口集中 ②郊区工业发达 ③城区建筑物密集④郊区汽车数量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12.
下图为部分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控制M地的气压带是
【小题2】图示季节M地
【小题3】此时,淮北有可能出现

【小题1】控制M地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A.温和湿润 | B.寒冷干燥 | C.炎热干燥 | D.高温多雨 |
A.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C.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 | 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
13.
每年春季和初夏都会有近千座冰山漂至纽芬兰岛东北海岸,因此该地被称为“冰山胡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特点描述较为准确的是
【小题2】影响该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3】随全球气候变暖,该海域冰山可能
①出现时间滞后 ②出现时间提前 ③数量增多 ④数量减少

【小题1】对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特点描述较为准确的是
A.水温由南向北均匀递减 | B.随纬度增加水温升高 |
C.西部比东部水温温差大 | D.同纬度水温西高东低 |
A.经度、光照 | B.海拔、地形 | C.纬度、洋流 | D.海陆位置、盛行风 |
①出现时间滞后 ②出现时间提前 ③数量增多 ④数量减少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4.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小题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地的
【小题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破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小题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A.地表径流减少 | B.地下径流增加 | C.下渗减少 | D.降水明显增加 |
A.水土流失加剧 | B.蒸腾减少 | C.土壤含水减弱 | D.甲乙河径流量变化较稳定 |
A.甲增加, 乙减少 | B.甲增加,乙增加 | C.甲减少,乙减少 | D.甲减少,乙增加 |
3.填空题- (共1题)
15.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为:F→E→D→C→B→A),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D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3)本次考试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填字母)之间。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时,太阳直射点处于图中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填字母)之间。
(5) 图中B点的经度是________;当太阳直射点是图中________点时(填字母),东半球刚好全部处于黑夜之中,此时北京时间为3月22日________时________分。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D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3)本次考试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填字母)之间。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时,太阳直射点处于图中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填字母)之间。
(5) 图中B点的经度是________;当太阳直射点是图中________点时(填字母),东半球刚好全部处于黑夜之中,此时北京时间为3月22日________时________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