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伟大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沿图中A航线用了37天,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沿图中B航线仅用20天。
(l)为什么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会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
(2)都柏林纬度高于圣约翰斯,但冬季(1月)圣约翰斯的气温却低于都柏林,试分析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3)④地曾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说出渔场的名称并解释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4)若图中①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事故,那么②、③两地哪里更容易受污染,试说明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2-08 02:18: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当这两种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西岸的气温和降水都发生明显变化。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厄尔尼诺”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
C.印尼热带雨林地区易发生火灾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小题2】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发生,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区域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整体性特征
D.开放性特征
【小题3】关于图中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
B.厄尔尼诺年份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
C.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
D.厄尔尼诺年份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份相反
同类题2
读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小题2】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B.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
C.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D.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图示K农业区是欧洲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区域内人口众多,城市密集,道路纵横交错十分发达。乳畜产品在此区域拥有广阔的市场,乳畜业是区域内最为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然而该地区却鲜见大牧场放牧业的踪迹。
(1)图中洋流M按性质属于________,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
(2)夏季,控制P岛的大气环流是________。P岛常见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
(3)分析K农业区大牧场放牧业难以发展的原因。
(4)分析太阳能输电工程对调入区的积极影响。
同类题4
下图为“西北大西洋冬季浮冰南界分布图及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圆形孔洞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A.寒流①势力弱
B.寒流③势力强
C.暖流②势力强
D.暖流④势力弱
【小题2】冰川上的圆形孔洞是因深色尘埃飘落冰面所致,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深色尘埃能
A.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减弱地面辐射的散失
C.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D.减弱大气逆辐射
同类题5
秋分日,某记者乘坐的直升飞机在晚霞中降落在甲岛。甲岛屿附近海域的渔场,早在1534年发现时,曾称为“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经历几个世纪后,如今该渔场的鳕鱼资源基本枯竭。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甲岛附近渔场鳕鱼资源基本枯竭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增强
B.多年的过度捕捞
C.被污染的圣劳伦斯河河水流入
D.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减弱
【小题2】当记者乘坐的飞机降落时刻,有可能朝霞满天的地方是
A.马达加斯加岛
B.新西兰南岛
C.台湾岛
D.夏威夷群岛
【小题3】覆盖在甲岛上的自然植被主要为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低矮灌木
D.针叶林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