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材料一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黄河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材料二 黄河入海口海岸变迁示意图

(1)依据材料判断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5分)
(2)黄河入海口每年新增许多湿地,请说出其生态功能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5分)
材料二 黄河入海口海岸变迁示意图

(1)依据材料判断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5分)
(2)黄河入海口每年新增许多湿地,请说出其生态功能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5分)
2.单选题- (共4题)
2.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
①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小题2】有关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小题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
①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3.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小题2】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小题1】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00米 | B.900米 | C.1000米 | D.1100米 |
A.M、N | B.M、P | C.M、Q | D.P、Q |
4.
【小题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小题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
C.与城市所在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
A.绿地 | B.工业区 |
C.交通区 | D.住宅区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
C.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
5.
【小题2】五百年前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将来真的如预言所讲,那么合理的理解是( )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A.华北平原 | B.青藏高原 | C.珠江三角洲 | D.云贵高原 |
A.江南地势低,被海淹没了 | B.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
C.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 | D.“云贵万重山”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