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下图,回答问题。(共12分)

(1)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方,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2分)
(2)该地欲在图中建一油港,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在A处建港;方案二,在B处建港,经过分析讨论最终选择方案二,试分析其理由。(3分)
(3)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
”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3分)
(4)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能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E或F选答一处得4分)

(1)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方,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2分)
(2)该地欲在图中建一油港,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在A处建港;方案二,在B处建港,经过分析讨论最终选择方案二,试分析其理由。(3分)
(3)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

(4)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能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E或F选答一处得4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某区域图(图中数字为海拔高度)及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统计图


材料二 该地区土地利用构成(%)变化统计表
(1)据图概括图示地区地形、地势及气候、河流特征。(4分)
(2)简析该地6月、7月、8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二,简述该区域3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此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分)
材料一 某区域图(图中数字为海拔高度)及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统计图


材料二 该地区土地利用构成(%)变化统计表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荒地 | 其他 |
1987年 | 55.0% | 19.8% | 4.9% | 15.4% | 4.9% |
2007年 | 40.2% | 44.1% | 6.2% | 1.3% | 8.2% |
(1)据图概括图示地区地形、地势及气候、河流特征。(4分)
(2)简析该地6月、7月、8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二,简述该区域3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此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分)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 2011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造成当时的2个乡镇5个村900余户4 000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材料三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大米是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由原来的150万亩压减到90万亩,不足灌溉面积的十分之一,大部分都种植在沿黄河两岸的堤防周边,成为宁夏沿黄河经济带的特色景观。
(1)简要说明图中水电站兴建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2)根据材料二,此次黄河乌海河段的洪水灾害类型属于________(1分),并简述其成因。(3分)
(3)有人认为宁夏平原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说明理由。(3分)
材料一 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 2011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造成当时的2个乡镇5个村900余户4 000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材料三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大米是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由原来的150万亩压减到90万亩,不足灌溉面积的十分之一,大部分都种植在沿黄河两岸的堤防周边,成为宁夏沿黄河经济带的特色景观。
(1)简要说明图中水电站兴建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2)根据材料二,此次黄河乌海河段的洪水灾害类型属于________(1分),并简述其成因。(3分)
(3)有人认为宁夏平原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说明理由。(3分)
2.单选题- (共7题)
4.
A. 1 100千米
【小题2】根据经、纬度判断,图中C点应位于( )
【小题3】A点位于C点的( )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A. 1 100千米
A.2 200千米 |
B.3 300千米 |
C.4 400千米 |
A.大西洋 | B.非洲 | C.太平洋 | D.南美洲 |
A.西北 | B.正西 | C.东北 | D.正东 |
5.
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它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兰州、武威、酒泉和B湖的干燥度由小到大的正硧排序是()
A. 兰州>武威>酒泉>B湖 B. 兰州<武威<酒泉<B湖
C. 兰州>酒泉>武威>B湖 D. 兰州<酒泉<武威<B湖
【小题2】图中干燥度的分布原因是()
A. 纬度位置和地形 B. 洋流和地形
C. 季风环流和纬度位置 D. 季风环流和地形
【小题3】地的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层土上铺上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该技术叫“压砂技术”,酒泉西瓜农业生产的“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质量和产量的原因是()
A.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大瓜田的气温日较差 B. 增加土壤水分蒸发,增大瓜田的气温日较差
C.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瓜田的气温日较差 D. 增加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瓜田的气温日较差

【小题1】图中兰州、武威、酒泉和B湖的干燥度由小到大的正硧排序是()
A. 兰州>武威>酒泉>B湖 B. 兰州<武威<酒泉<B湖
C. 兰州>酒泉>武威>B湖 D. 兰州<酒泉<武威<B湖
【小题2】图中干燥度的分布原因是()
A. 纬度位置和地形 B. 洋流和地形
C. 季风环流和纬度位置 D. 季风环流和地形
【小题3】地的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层土上铺上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该技术叫“压砂技术”,酒泉西瓜农业生产的“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质量和产量的原因是()
A.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大瓜田的气温日较差 B. 增加土壤水分蒸发,增大瓜田的气温日较差
C.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瓜田的气温日较差 D. 增加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瓜田的气温日较差
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与河流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a一黄河,b一长江,c一澜沧江,d一印度河
B. a一长江,b一澜沧江,c一怒江,d一雅鲁藏布江
C. a一长江,b一怒江,c一澜沧江,d一雅鲁藏布江
D. a一澜沧江,b一长江,c一怒江,d一雅鲁藏布江
【小题2】四个地点降水量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1】图中字母与河流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a一黄河,b一长江,c一澜沧江,d一印度河
B. a一长江,b一澜沧江,c一怒江,d一雅鲁藏布江
C. a一长江,b一怒江,c一澜沧江,d一雅鲁藏布江
D. a一澜沧江,b一长江,c一怒江,d一雅鲁藏布江
【小题2】四个地点降水量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N湖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地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及M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小题2】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番茄,这里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与农产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N湖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地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及M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A.地下水冬季 | B.冬季积雪融水春季 | C.冰雪融水夏季 | D.大气降水秋季 |
A.农业生产分布在河谷地区 | B.农作物用水少,单产高 |
C.土壤贫瘠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因素 | D.瓜果、蔬菜的含糖量特别高 |
8.
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平均海拔在3500 m以上。下图表示三江源地区1950-2010年平均气温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图示信息判断,三江源地区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小题1】对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B.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充足 |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 D.积雪冰川多,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
A.河湖流量增加,洪涝多发,水土流失加剧 |
B.农作物播种时间推迟,生长期加长 |
C.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有利于商品粮基地建设 |
D.蒸发加剧,水资源减少,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
9.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水系功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小题2】河流的水文特征及产生旱涝灾害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水系功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年水量变化大,汛期在夏季,含沙量小 |
B.上游支流多,下游河道窄、浅,淤塞,严重排水不畅; |
C.水量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容易产生旱灾 |
D.与图中湖泊的水量具有互补关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