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的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5)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
(6)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的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5)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
(6)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
2.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 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试简述其理由。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 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试简述其理由。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
3.
澳大利亚政府关于人口发展的白皮书显示,澳大利亚适宜的总人口为6 000万。目前澳大利亚人口平均每天增加1 048人,而其中60%来自海外移民,据澳大利亚统计局估算,其总人口数于2013年4月23日达到2 300万。在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近几年墨尔本等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并表现出明显的分布特点:一半以上集中分布在外城区。下图为澳大利亚各州人口增长率和悉尼、墨尔本人口比较图。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际人口大量迁入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经济发展的“对决”中,墨尔本比悉尼的人口增长趋势更利于经济的发展,请指出原因。
(3)分析墨尔本等城市近几年房地产产业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

(1)国际人口大量迁入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经济发展的“对决”中,墨尔本比悉尼的人口增长趋势更利于经济的发展,请指出原因。
(3)分析墨尔本等城市近几年房地产产业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
4.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5.
(2)简析B处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____________。
(3)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准备建设一个卫星城,图中①②③三处最合适的位置是_____,该卫星城的建设可以缓解主城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哪些环境问题________。
(4)简要评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不同。读“某城市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2)简析B处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____________。
(3)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准备建设一个卫星城,图中①②③三处最合适的位置是_____,该卫星城的建设可以缓解主城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哪些环境问题________。
(4)简要评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6.
家住我国东部某县城的张女士准备在本地购买一套住宅,在反复比较之后选取了其中四组楼盘,依据下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个楼盘中,“城市广场”均价最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小题2】城市中高楼林立,如果布局不当,容易导致“狭管效应”,特别是两楼间的狭窄通道, 大风在“狭管效应”下可形成威力巨大的瞬时强风。材料中的四个楼盘,最容易由 “狭管效应”造成强风的是
【小题3】张女士决定购买“城市广场”4楼的一套户型,可她上大学的女儿倩倩不同意,倩倩
认为,冬至日中午,该楼20米以下的部分,阳光会被相同高度的前楼遮挡。据此推断,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大约是(注:tan60°=1.732)

【小题1】四个楼盘中,“城市广场”均价最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离市中心最近 |
B.与高等院校相邻 |
C.离火车站最近 |
D.空气质量最好 |
A.金色家园 | B.湖滨花园 |
C.城市广场 | D.东林山庄 |
认为,冬至日中午,该楼20米以下的部分,阳光会被相同高度的前楼遮挡。据此推断,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大约是(注:tan60°=1.732)
A.26°34' N | B.21°34' N | C.6°34' N | D.36°34' N |
7.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
功能区可拓展到( )
【小题2】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小题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

A.一环路 | B.二环路 | C.三环路 | D.环城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8.
如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有( )
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④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
【小题3】图中布局不合理的设施有( )

【小题1】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有( )
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④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工业区、批发市场 | B.批发市场、普通公路 |
C.高速公路、工业区 | D.高速公路、普通公路 |
9.
【小题2】该边缘城市核心区( )
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称为边缘城市。下图示意某边缘城市城际高铁站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零售业用地 | B.办公用地 |
C.生产用地 | D.居住用地 |
A.居住用地面积最大 | B.昼夜人口流动量大 |
C.交通通达度高 | D.建筑物高大稠密 |
10.
读我国某城市市区各主要功能用地2005年面积分布图与2005—2015年变化幅度分布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2】近年来C功能用地在距离市中心16~18千米处面积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中心区用地趋于紧张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
④该处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功能用地是工业用地 | B.M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减少 |
C.C功能用地增长面积最多 | D.M功能用地呈现向外迁移的趋势 |
①城市中心区用地趋于紧张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
④该处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①③④ | D.②④⑤ |
11.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住宅小区,若楼高和采光条件相同,楼间距最小的是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
C.商业区、住宅区、绿化区 |
D.住宅区、工业区、仓储批发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2.
【小题2】若在四地选择一处建为绿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对城区意义最大的是
【小题3】甲地建成一大型批发市场,其区位优势最有可能是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临近高速公路 | B.客流量大 |
C.地价低廉 | D.环境优美 |
14.
【小题2】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
【小题3】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
左图为某古镇分布示意,右图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
B.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冬季 |
C.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
D.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运便利 |
A.街区的通风散热 | B.街区的疏风防寒 |
C.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
A.a | B.b | C.c | D.d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