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说明广州、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情况及原因。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可将我国新疆地区生产以及从中亚地区进口的天然气输往我国东部地区,简述天然气的跨区域调配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1)简要分析说明广州、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情况及原因。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可将我国新疆地区生产以及从中亚地区进口的天然气输往我国东部地区,简述天然气的跨区域调配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2.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3)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3)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我国的水电基地分布图,分析我国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特点。
(2)乌江流域综合开发中,应注意避免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材料一 2010年8月19日~20日,全国水电宣传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介绍,我国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能资源,截至2009年底,全国水电装机1.96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的22.5%,相当于每年可替代2.88亿吨标准煤的燃烧。但我国水能资源利用率目前仅为28.4%,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材料二 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分布图。

材料三 千里乌江,这条长江南岸最大的支流,年径流量与黄河相当,是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有“流着金子的河”之美誉。全长1037公里,干流总落差达到2124米。整个乌江流域还有丰富的磷、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乌江兴,贵州兴”,乌江流域的开发,成为盘活贵州经济的命脉所在

(1)结合我国的水电基地分布图,分析我国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特点。
(2)乌江流域综合开发中,应注意避免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2.单选题- (共21题)
5.
读我国部分地区农牧业用地的过渡带分布图,农牧业用地过渡带也是自然地理环境过渡地带,与此相关的正确叙述有( )

①干旱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
②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
③水田与旱地过渡地带
④外流区与内流区过渡地带

①干旱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
②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
③水田与旱地过渡地带
④外流区与内流区过渡地带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6.
读我国沿北纬38°部分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属于不同的自然区域,其差异主要表现在
【小题2】图中乙地农业发展的方向合理的是

【小题1】甲、乙属于不同的自然区域,其差异主要表现在
A.地形 | B.热量 | C.降水量 | D.流域 |
A.种植业 | B.牧业 | C.林业 | D.农、林、牧业综合发展 |
10.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小题2】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小题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A.铁矿资源丰富 | B.水土流失严重 |
C.水资源丰富 | D.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 |
A.植树造林 | B.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
C.完善交通 | D.建设水运网 |
11.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2】目前广东、江苏、山东等省提出从“速度东部”向“效益东部”转化的发展方向,建设“效益东部”应加强的措施是
① 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② 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 引进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④ 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常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
① 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② 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 引进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④ 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12.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 )
【小题2】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 )
A.甲国→乙国→丙国 |
B.乙国→丙国→甲国 |
C.丙国→甲国→乙国 |
D.丙国→乙国→甲国 |
A.甲国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强度最大 |
B.乙国技术水平最高,主要生产环节是研发、设计 |
C.第一阶段丙国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 |
D.丙国由第一阶段出口到第二阶段变为进口的原因是技术落后 |
13.
读“我国某乡镇农业产值结构规划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可能位于( )
【小题2】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 )

【小题1】该地区可能位于( )
A.江汉平原 | B.松嫩平原 | C.宁夏平原 | D.成都平原 |
A.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
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
14.
下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地区有利于葡萄酿酒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小题2】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小题1】图中A地区有利于葡萄酿酒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C.冰川融水多,灌溉便利 | D.地势平坦,黑土肥沃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5.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小题2】该产业部门属于( )
【小题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 B.汽车产业 |
C.石化工业 | D.钢铁工业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 B.技术密集型工业 |
C.原料指向型工业 | D.资金密集型工业 |
A.劳动力价格 | B.技术 |
C.交通运输 | D.原料 |
16.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小题2】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 | B.光照较少 | C.降水不足 | D.积温过高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
17.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③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小题1】从图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 B.土地荒漠化 | C.水土流失 | D.水污染 |
①开发小水电 ②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③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8.
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小题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工艺流程复杂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水资源短缺 D. 消费市场狭小

【小题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小题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工艺流程复杂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水资源短缺 D. 消费市场狭小
19.
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是依据( )
【小题2】黄河流域( )
【小题3】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

【小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是依据( )
A.单一指标 | B.气候、地形等自然指标 |
C.行政区划 | D.自然与人文的综合指标 |
A.甲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气候干旱 |
B.乙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泥沙大量沉积 |
C.丙处环境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是地质灾害频发 |
D.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恢复地表植被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 |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
20.
图中甲、乙、丙代表三省区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图中a、b、c分别为三大产业的产值。据图回答问题。

三个省区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三个省区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藏、苏、陕 | B.苏、陕、藏 |
C.陕、苏、藏 | D.陕、藏、苏 |
21.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回答问题。

甲、乙、丙三地产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
②土质疏松
③开矿
④植被破坏
⑤垂直节理发育
⑥地壳活动剧烈

甲、乙、丙三地产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
②土质疏松
③开矿
④植被破坏
⑤垂直节理发育
⑥地壳活动剧烈
A.①④ | B.①②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
22.
甲图是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的喀什经济特区位置图,乙图是1980年我国最早建立的深圳、珠海经济特区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深圳、珠海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小题2】为发挥区域优势,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在该合作中,港澳地区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小题1】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深圳、珠海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A.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 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 |
C.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 D.毗邻海洋,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
A.提供土地、劳力和产品,扮演“店”的角色 |
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 |
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 |
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厂”的角色 |
23.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小题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
A.产业基础良好 |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
C.腹地范围广阔 | D.技术水平高 |
24.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四种发展阶段。读图,回答问题。

根据左图图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根据左图图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A.ab | B.cd | C.ad | D.bd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