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690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宁夏平原及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和贺兰山自然带分布图。


材料二 黄河水系简图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内外力作用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
(2)据材料一分析贺兰山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并列举贺兰山是我国哪些地理界线。(至少写出3种地理界线)
(3)据材料二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异同。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樱桃是近年来日益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高档时令水果,樱桃有美容水果之美称,喜温喜光,怕涝怕旱,适合于年平均气温10-13摄氏度以上地区生长。塔斯马尼亚岛拥有世界上最洁净的空气,樱桃产区从北方一直延伸到南方港口城市霍巴特附近,属无果蝇产区,是世界公认无果蝇病虫害的种植区,成熟收获季节大致是每年的12月底到次年1月,塔斯马尼亚的樱桃目前普遍采用空运的方式运往中国。

(1)分析图中甲河谷种植樱桃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塔斯马尼亚出口樱桃目前普遍采用空运而不是海运的原因。
(3)该地某知名企业负责人考虑把樱桃树的种植拓展到中国,这样在中国的夏季也能向市场提供澳大利亚樱桃。你是否赞成该计划,并说明理由。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局部图,右下图为红水河梯级开发示意图

材料二红水河位于珠江水系干流西江上游,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流城内水能丰富,为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目前已实施梯级开发(如图)。根据不同河段的落差,分别采用高坝水电开发模式(如“龙滩”)及低坝水电开发模式(如“大化”),为华南地区输送了巨大的优质电能。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原料指向型产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远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据图分析低坝水电开发模式的优势。
(2)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简述这种转移对边远地区带来的影响。
(3)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港珠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请评价大桥修建的区位条件。

2.单选题(共16题)

4.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5月到8月,湟鱼都会沿着河流溯流而上,进入到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群鸟猎鱼”等奇特的景观。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在上世纪60年代初曾达到199000吨的最高值,到2002年只有2592吨。当地政府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2015年年底湟鱼资源量恢复到60000吨。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上世纪60年代后青海湖湟鱼资源快速减少,结合材料判断下面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
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
③周边生态保护,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河流水位下降,湟鱼无法洄游
④人类过度捕捞以及污水排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小题2】以下措施对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可行的是(   )
①拆除水坝
②修建过鱼通道
③阻止鸟类捕食
④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生产生活用水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小题3】当该地河流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群鸟猎鱼”等奇特景观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  )
A.青海湖湖水水位先增后减
B.7 、8月到鸟岛观鸟最佳时间
C.5、6月青海湖周边油菜花盛开
D.到青海湖周边旅游注意携带保暖衣服和防晒用品
5.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青藏高原B.②为柴达木盆地C.③为汉水谷地D.④为喜马拉雅山
【小题2】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B.有坝子农业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D.喀斯特地貌广布
【小题3】关于⑤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6.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因沼泽广布,耕地极少B.丙图示区域夏秋易受台风影响
C.乙图示河流河段地下水补给河流水D.丁图示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
【小题2】关于四地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乙地工业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
C.丙地工业以轻工业为主D.丁地矿产资源贫乏
7.
地坑院也叫地窖,在我国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 )
A.木材短缺B.冬暖夏凉C.降水稀少D.土层深厚
【小题2】下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A.挡风B.遮阳C.阻沙D.防水
【小题3】该地可能位于 ( )
A.吉B.豫C.新D.赣
8.
“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湖州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小题2】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 )
A.丹东纬度高,气温低,银杏叶黄得早B.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
C.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
9.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出现林木大规模冻裂现象,最可能时段是:
A. 春末     B. 盛夏 C. 初秋 D. 隆冬
【小题2】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小题3】某晴天上午9~10点绕山巡查树木冻裂情况,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是:
A. ①--②段 B. ②--③段 C. ③--④段 D. ④--①段
10.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形成了新疆独特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的“搬家”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
A.迁移农业B.混合农业C.游牧业D.乳畜业
【小题2】下列地区与搬迁季节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山前平原—夏季B.高山—春季
C.河谷低地—冬季D.沙地—秋季
【小题3】上述现象的产生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1.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秦岭、大巴山地形崎岖,限制了南北两侧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2017年12月6日,作为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连接西安至成都的高铁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让“蜀道难”成为了历史。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西成高铁穿越了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C.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D.地势第二、第三阶梯
【小题2】西成高速铁路线通车,对其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推动了成都附近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B.促进区域间物资调配和经济协同发展
C.带动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D.利于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小题3】2018年春节期间,某游客从西安到成都沿途看到的传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
A.南段居民喜面食,北段百姓偏麻辣B.南段多为尖顶屋,北段可见半坡房
C.南段有棉纺布艺,北段多丝织锦绣D.南段看民间皮影,北段赏变脸艺术
12.
   拉日铁路全长253千米,设拉萨、曲水、尼木、仁布、日喀则等14个客运站、会让站。它是青藏铁路的支线,全程单线,最高时速120千米。海拔在3 600~4 000米之间,桥隧占总工程量的46.69%。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拉日铁路选线的主要因素有(  )
A.技术、气候B.气候、地形
C.聚落、技术D.地形、聚落
【小题2】拉日铁路沿线桥隧占比高,众多桥隧可发挥的作用是(  )
A.保护生态环境B.增大交通流量
C.降低高寒缺氧危害D.节省投资成本
【小题3】拉日铁路采取单线修建的原因是(  )
A.地形地质条件复杂B.受技术条件限制
C.提高运行速度D.运输量有限
13.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如图示意“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荆江的“险”体现在该河段( )
A.流量大,多凌汛B.洪涝灾害频发
C.落差大,水流急D.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2】荆江河段综合整治的重点措施主要是( ) 
①加固堤坝,拦截洪水②修建水闸,梯级开发③裁弯取直,疏浚河道④建设航道,完善网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

   下面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①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诗中①是一种粮食作物,它最有可能是(  )
A.水稻B.甘薯C.冬小麦D.春小麦
【小题2】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最主要是(  )
A.南冈为冬季风背风坡,利于作物安全越冬
B.南冈为阴坡,潮湿、水源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C.南冈即秦岭,海拔高,农作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
D.南冈为向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光热、水分都充足
15.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增加土层深度B.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
C.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D.增加耕地面积
【小题2】“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 )
A.水稻管理要求土地平整B.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C.水田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D.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
16.
黄土高原西南部某地(海拔2000米左右)利用高原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大力生产优质蔬菜,引导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结合该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生产的优质蔬菜病虫害极少,其原因主要是(  )
A.现代工业少,污染小B.空气干燥,紫外线强
C.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D.昼夜温差大,高温期长
【小题2】目前该地夏菜已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加拿大等地的餐桌上,这主要得益于(  )
A.广阔的市场与耕地面积B.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C.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设备D.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17.
“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目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京、津、鲁、新疆等地种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
A.全球气候变暖B.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C.国家政策的支持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小题2】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在京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在于(    )
A.光热充足B.土地廉价
C.接近市场D.空气质量好
【小题3】“南果北种”带动较明显的产业是(    )
A.农产品深加工B.大型农业机械制造
C.城郊休闲观光D.物流运输
18.

   白色家电是指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等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电器产品。进入21世纪,我国白色家电工业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下图示意我国白色家电工业区与转移承接区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白色家电产业转移的大趋势是(  )
A.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省市转移B.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南内陆地区转移
C.由劳动力资源丰富区向自然资源丰富区转移D.由综合性工业区向轻工业区转移
【小题2】我国白色家电产业承接地的区位优势有(  )
①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②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较强
③潜在消费市场广阔
④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
⑤“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19.
2016年10月15日,被称为“华为心脏”的华为企业数据中心从广东深圳迁至广东东莞。下图示意不同类型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华为企业数据中心属于图中的
A.①类企业B.②类企业
C.③类企业D.④类企业
【小题2】华为企业数据中心迁往东莞的主要原因是东莞
A.科技水平高B.劳动力廉价
C.消费市场大D.生产成本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