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7627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

1.选择题(共22题)

1.
1993年第47届联大通过一项决议,确定“世界水日”为每年的(    )
A.3月22日B.4月22目C.6月25日D.3月12日
2.
从时间分配看,我国降水量集中在(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
黄河断流始于(    )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4.
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2009年入秋至2010年春,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我国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 冬季风活动强烈
C. 南北跨纬度大 D. 地形复杂多样
【小题2】在西南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防治水污染   B. 人工降雨
C. 改变当地气候 D. 兴修水利设施
5.
小方很难和爸爸相聚在一起,他的爸爸正忙着把长江的水引到遥远的北方,你知道小方爸爸的
工作是为了解决 (    )
A.长江洪涝的问题B.水资源时间变化大的问题
C.河流污染的问题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6.
导致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水资源数量本身有限
②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③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工农业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大增
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水资源污染严重
⑤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 (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7.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A.防治水污染B.兴修水库C.跨流域调水D.节约用水
8.
如图反映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及地表景观的变化,这里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9.
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A.土地B.阳光C.水和水能D.钢材
10.
可以有效地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措施主要有   (    )
A.跨流域调水B.防治水污染C.兴建水库D.节约用水常见的
11.
“引滦入津”工程主要是为了缓解   的严重缺水。(    )
A.北京B.天津C.唐山D.青岛
12.
下列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内蒙古平原B.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塔里木盆地
13.
下列工程中能够缓解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B.三峡工程C.小浪底工程D.青藏铁路
14.
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青岛供水紧张的工程称(    )
A.引黄入晋B.引黄济青C.引滦入唐D.引滦入津
15.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B.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C.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七位D.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八位
16.
下列对自然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C.由于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所以不需要保护和培育
D.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17.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集中在(    )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8.
我国自然资源总的特点是(    )
A.“地大物博”,人均占有量大
B.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许多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是资源出口大国
D.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6位
19.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正确态度是(    )
A.为了经济发展,可任意消耗资源
B.地大物博,大量消耗
C.可再生资源不断利用,非可再生资源禁止使用
D.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并不断探索新资源
20.
下列地区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B.内蒙古高原西部
C.塔里木盆地中部D.黄土高原北部
21.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B.铁矿C.煤炭D.石油
22.
西部内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是(    )
A.水稻种植B.水产养殖C.牧业D.林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