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竞培中心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616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影响鱼类洄游的因素有水流、温度、盐度、水质、光线等,其中水流是对洄游的定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具有一定流速的条件下,鱼类通常都逆流洄游。

(1)指出图中的地质构造及判断依据。
(2)简析图中甲聚落相对于乙、丙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为解决甲聚落日益严重的用水不足问题,当地拟在 A、B 两处选一处建水库,坝顶海拔均为 500 米。你认为选建在何处更为合理?阐明理由。
(4)图示 C 至 D 河段是某些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地。假设在 B 处建一堤坝,简析鱼类洄游在该河段可能面临的问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安(今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沟通内陆与亚欧大陆桥和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承接东部乃至全球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物流中心、融汇亚欧丰富多元文化的重要平台。

材料二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示意图(图1)、2014 年陕西省产业结构统计图(图2)、陕西省地形坡度空间差异图(图3)。


(1)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陕西省定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分析甲、乙两区域地形坡度小的原因。
(3)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有灌溉、航运和水能开发等。某班学生在对陕西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的探讨中有下列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分析评价。
观点 1:渭河平原经济较发达,交通运输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的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 2:北部高原区地形坡度大,应大力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保护高原区植被。

2.单选题(共13题)

3.

   某研究机构将我国范围内北京时间 21:00 至次日 3:00 之间发生的现场消费(不包括网络消费)定义为“夜间消费”,并认为“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可以反映出各地的夜间经济活跃程度。下图示意该研究机构绘制的 2016 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台湾缺资料)。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总体是
A.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B.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
C.内陆地区高于沿海地区D.平原地区高于山地地区
【小题2】该图未能真实反映出新疆的夜间经济活跃程度,主要原因是忽略了我国各地的
A.经度差异B.纬度差异
C.人口密度差异D.消费习惯差异
4.

   下图为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 20~30 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

假定这一推断成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不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N、T 两地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B.喜马拉雅山脉雪线上升
C.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缩小D.我国 1 月 0 ℃等温线南移
【小题2】导致 S 地和 T 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地形   纬度B.距海远近   季风环流
C.地形   季风环流D.纬度   地形
5.
下图(a)为某同学手机显示的在我国某地登山运动轨迹图,下图(b)为登山过程中爬坡高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同学登山过程中
A.自起点至①地,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B.从①地至②地的坡度最陡
C.沿步道下山比乘缆车下山相对高度小D.翻越了海拔 414 米的山峰
【小题2】该地桃花盛开,由此推断
A.此山可能为北方地区的丘陵B.当地传统民居普遍为平顶房
C.观赏瀑布尚未进入最佳季节D.桃花节可吸引大量海外游客
6.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知
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1044 mB.乙地海拔可能为 1035 m
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 10~20 m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 60 m
【小题2】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可以看到的是
A.①③B.①⑤C.③④D.④⑤
【小题3】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A.水库最深为 10~15 mB.水坝高度为 15~20 m
C.库区水面大于 1 km2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
7.

   如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图,甲至辛是经纬线坐标上的八个地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各点之间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下列两点间在地球表面上实际距离最远的是(  )
A.己辛B.丙庚C.乙己D.甲戊
【小题2】亚特兰蒂斯是个传说中的古文明大陆,后人曾透过柏拉图提出的地球六分说,也就是把地球360度切成六等份,来推论亚特兰蒂斯的地点。其推论依据是沿着同一条纬线出发时,亚特兰蒂斯往东60度为古埃及文明之处,往西60度则为玛雅文明北方的美国南部沿海地区。依此推论,亚特兰蒂斯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图中(  )
A.庚B.己C.丙D.乙
8.
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 30 米,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 米B.220 米C.250 米D.310 米
【小题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A.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D.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9.

   正屋正脊是指主屋屋顶最高处的一条屋脊。下图示意海南岛东北部山地地区的某乡村正屋正脊线与等高线的关系,图中乙地为该区域最高点,等高距为 20 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的相对高差最大可能是
A.60 米B.70 米
C.80 米D.110 米
【小题2】该乡村建筑的排列是正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 线有一定角度排列,这样排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是
A.方便整个村落的通风散热B.便于采光
C.地面较为平坦D.缩小房屋间的相对高差
10.
下图为某市中心大型商场某层示意图,图中商场东街、商场西街走向与子午线平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商场
A.示意图的比例尺大约为 1∶1 000 000B.麦当劳餐厅位于李宁店的西北方向
C.建在高速公路和环路交叉点的附近D.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来吸引顾客
【小题2】该商场规模扩大、品牌增多
A.会增加同类店铺间竞争,缩小各自市场B.可扩大商场整体的服务范围
C.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降低运输成本D.是现代电子商务发展的结果
11.

   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某铁路修建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图 a)。图 b 中曲线示意该铁路某处遮阳棚在暖季(7月至 9 月)某日与冷季(11 月至次年 3 月)某日的棚内及棚外气温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暖季某日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此路段冷季
A.棚外日最高气温高于 5 ℃B.棚内气温日变化大于棚外
C.遮阳棚的作用比暖季小D.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夜晚
【小题3】该铁路线可能是
A.青藏铁路B.滨绥铁路
C.北疆铁路D.贵昆铁路
12.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耕地天然状态下作物需水量和亏水量的平衡状态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亏水量 7~8 月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积雪的融化B.降水量的增大
C.冰川融水增多D.湖水补给河水
【小题2】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平原B.河西走廊
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13.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的流失及利用类型的转向。黄土台塬区是陕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地面积占绝对优势。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地矛盾加剧,土地流转加快。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0—1995 年,黄土台塬区土地流转主要方向为
A.耕地转化为林地B.林地转化为水域
C.草地转化为耕地D.耕地转化为草地
【小题2】1995—2000 年,黄土台塬区土地流转的整体特征带来的影响是
A.城市化速度加快B.粮食总产量下降快
C.生态安全隐患大D.洪涝灾害频率降低
【小题3】1985—2010 年,黄土台塬区耕地资源补充的主要来源是
A.草地B.林地C.水域D.建设用地
14.

   甘蔗是主要糖料作物,喜温、喜光、喜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超过台湾成为我国第一产糖大省。1993年之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始终稳居全国第一。广西蔗区的甘蔗生产以个体种植为主,收割靠手砍、肩扛,与世界第一产糖大国巴西相比,广西甘蔗的生产成本要高出许多,2012年以来广西甘蕉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糖业中心由广东转移到广西的原因是广西比广东
①水热条件更好 ②土地租金更低 ③平原面积更广 ④劳动力更廉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2012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①种植成本上升 ②收购价格提高 ③种植业结构调整 ④蔗糖进口数量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下列有关广西甘蔗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不合理的是
A.推进土地流转B.扩大种植面积
C.培育高产品种D.提高机械化水平
15.

   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沟渠纵横的水田,前方高山耸立、左侧椰林成排。他们步行进入村落,但见民居间涌泉处处。村主任带领他们参观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我国
A.山东B.台湾C.四川D.浙江
【小题2】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A.地形B.河流C.土壤D.植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