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每年以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说出图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4分
(2)分析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2分
(3)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4分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每年以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说出图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4分
(2)分析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2分
(3)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4分
2.
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完成下列各题。
(2)丙地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高、低、中)纬度,________(热量带)。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______?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_____。
(2)丙地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高、低、中)纬度,________(热量带)。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______?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_____。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花落兰州。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北部,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
材料三:若尔盖高寒沼泽湿地地跨川、甘两省,是我国宝贵的湿地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湿地面积萎缩,沙化面积扩大,致使该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衰退。
(1)比较图中山脉北部与南部城镇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2)分析兰州新区的区位优势。6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花落兰州。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北部,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
材料三:若尔盖高寒沼泽湿地地跨川、甘两省,是我国宝贵的湿地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湿地面积萎缩,沙化面积扩大,致使该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衰退。
(1)比较图中山脉北部与南部城镇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2)分析兰州新区的区位优势。6分
4.
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工业布局,该地主导风向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工业区位除考虑风向外,还具有两个特点:
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处建有一大型服装批发城,这里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市计划在B处建该市商业中心,是否合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2题)
3.单选题- (共8题)
7.
下图为“珠江流域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西江干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小题2】西江上游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小题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其原因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小题1】对西江干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流量大 |
B.汛期长 |
C.有结冰期 |
D.含沙量小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大,需水量大增 |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
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
8.
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小题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小题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 | B.①② | C.⑤⑥ | D.⑦⑧ |
A.东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南方向 |
9.
一组同学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考察,行走过程中他们看到如下特征:“正前方和左侧各有一个山峰,其中一个山峰目测距离约2km(只考虑图示范围内的地形)”,据此回答12~13题。

【小题1】图是他们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推断他们的位置是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是他们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推断他们的位置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图中河流落差可能为45Om |
B.典型植被可能为常绿硬叶林 |
C.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 |
D.乙处易产生泥石流 |
10.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129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率为6.9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为10 63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1%。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
【小题2】下列说法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 )
【小题1】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
B.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
A.目前我国人口仍低于人口容量 |
B.目前我国人口仍远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
C.目前我国应大大放宽计划生育的限制条件,缓解老龄化问题 |
D.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主要因为自然增长率高 |
11.
下图为我国两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小题2】甲、乙两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小题1】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河流众多 | B.科技发达 |
C.地理位置优越 | D.交通发达 |
A.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交通线分布 |
B.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矿区分布 |
C.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
D.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
12.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产业是( )
【小题2】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就地式城市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
A.人口增长过快 | B.区位选择变化 |
C.职业收入差异 | D.产业结构升级 |
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 | B.扩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 |
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 | 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
13.
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小题2】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很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小题1】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自给农业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很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