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2)为了最大效益发电,图乙中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朝向是________,南京、淮安、徐州三地D值最大的是________。
(3)简述徐州市郊青山泉镇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优势条件。
(4)简述江苏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意义。
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江苏省出台支持光伏发电的政策,促进太阳能发电企业的发展。目前,南京、淮安、徐州等地均有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其中位于徐州市郊青山泉镇的20兆瓦光伏发电站是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电站。
材料二 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单位:兆焦耳/平方米·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甲)和太阳能电池方阵示意图(图乙)。
(2)为了最大效益发电,图乙中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朝向是________,南京、淮安、徐州三地D值最大的是________。
(3)简述徐州市郊青山泉镇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优势条件。
(4)简述江苏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意义。
2.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按东、西半球部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小时。
(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____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5)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

(1)按东、西半球部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小时。
(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____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5)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
3.
读“高空等压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处相比,气压较高的是 处,C、D两处相比,
气温较低的是 处。(填字母)
(2)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3)若C、D两地的温度差为5℃,B、D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00米,当C地气温为6℃时,则B处的气温应为 ℃。

(1)A、B两处相比,气压较高的是 处,C、D两处相比,
气温较低的是 处。(填字母)
(2)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3)若C、D两地的温度差为5℃,B、D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00米,当C地气温为6℃时,则B处的气温应为 ℃。
4.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①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
(3)运用上述原理,说明我国巴丹吉林沙漠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田地里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①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
(3)运用上述原理,说明我国巴丹吉林沙漠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田地里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2.单选题- (共14题)
5.

【小题1】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小题2】此后一个月内( )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 B.四层东部 |
C.五层西部 | D.七层东部 |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 B.广东省进入雨季 |
C.澳大利亚昼渐短夜渐长 | D.云南省昼短夜长 |
6.
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日落的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10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完成问题。

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昼长约为

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昼长约为
A.16小时 | B.14小时 | C.10小时 | D.6小时 |
7.
某学生设计了一款计时笔筒,拟在某地(30°N,105°E)推广使用,使用时让铅笔笔尖朝向正北,铅笔的日影能在盒盖上均匀移动。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盒盖与地平面的倾角应为
【小题2】若铅笔影子如图所示时,北京时间为

【小题1】盒盖与地平面的倾角应为
A.30° | B.36°34′ |
C.53° 26′ | D.60° |
A.5∶00 | B.7∶00 |
C.17∶00 | D.19∶00 |
8.
下图是空间上气温为3℃的某等温面上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题

【小题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图示近地面
【小题2】若图示近地面地势低平,气温为21.5℃,则飞机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飞行时,飞行员感觉最颠簸的是

【小题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图示近地面
A.①为陆地,④为海洋 |
B.①为谷地,④为山地 |
C.①为郊区,④为城区 |
D.①为海洋,④为陆地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9.
读图,运用所学的有关地理原理,回答问题。

【小题1】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小题2】图中A、B、C、D四圈层中处于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中的是( )

【小题1】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 B.水 | C.岩石和土壤 | D.生物 |
A.大气圈 | B.水圈 | C.岩石圈 | D.生物圈 |
10.
2013年10月15日,俄罗斯“科柳切夫”火山重新喷发火山灰,喷射高度达7000米。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小题2】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A.地壳上部 | B.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 C.下地幔 | D.地核 |
A.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 | B.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 |
C.图中①②③合为岩石圈 | D.图中④全部是软流层 |
11.
下图示意我国上海、广州、乌鲁木齐和拉萨四地日照时数逐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城市依次为( )
【小题2】造成①、②两地春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原因是( )
【小题3】③地在夏季日照时数最大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城市依次为( )
A.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拉萨 | B.拉萨、乌鲁木齐、广州、上海 |
C.上海、乌鲁木齐、广州、拉萨 | D.广州、上海、拉萨、乌鲁木齐 |
A.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变化 | B.春季雨季的推移 |
C.海拔高低的差异 | D.植被覆盖率的大小变化 |
A.海陆位置 | B.地势高低 | C.天气状况 | D.昼夜长短 |
12.
下图的a、b、c表示“北半球某区域一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点地球自转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小题2】若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且一处位于海洋,另一处位于陆地,则( )

【小题1】关于图中各点地球自转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点的角速度相等 | B.甲点的角速度比丁点大 |
C.乙点的线速度比丙点大 | D.甲点的线速度一定比乙点小 |
A.甲地位于陆地,乙地位于海洋 | B.甲、乙两地温差大于5℃ |
C.水平方向上气流从甲地吹向乙地 | D.甲地气压低于乙地气压 |
13.

【小题1】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小题2】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3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A.等于1/2 | B.大于1/2 | C.小于1/2 | D.全球同在一天 |
A.2014年1月6日16时 | B.2014年1月5日8时 |
C.2014年1月5日16时 | D.2014年1月6日8时 |
14.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问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小题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小题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小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 B.②或⑥ | C.④或⑧ | D.③或④ |
A.③或④ | B.②或⑧ | C.③或⑦ | D.⑥或⑦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
15.
A.
B.
C.
D. 
【小题2】在图示高度范围内,能正确表示两地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F(只考虑大小)的是( )
A.
B.
C.
D.
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高度上的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小题2】在图示高度范围内,能正确表示两地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F(只考虑大小)的是( )
A.




16.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读图,大气中
【小题2】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小题1】读图,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
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 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
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 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
17.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小题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小题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小题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 B.12℃ |
C.16℃ | D.18℃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
A.8日15时左右 | B.8日22时左右 | C.9日15时左右 | D.9日18时左右 |
18.
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小题2】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小题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 B.热量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土壤条件 |
A.光照不足 | B.热量不足 | C.日温差较小 | D.年温差较小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