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582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

1.综合题(共3题)

1.
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图中等压面的起伏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
(2)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3)D点比B点的气温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
(4)在乙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大气的流动方向________。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2.
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
(2)甲图地貌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3)丙为新月形沙丘,据图描述新月形沙丘的主要景观特点________。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某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示意图(图1)。

材料二: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图2)。

材料三:某地连续两天气温日变化曲线示意图(图3)。


(1)图1上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该层大气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________
A.①B.②C.③D.④
(2)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如此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图3上两条气温曲线中,代表阴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C为________,③作用是________。
(5)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香甜。利用所学原理分析,其气候原因是________。

2.单选题(共19题)

4.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小题2】上图中的X处即为
A.莫霍面B.古登堡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外核交界
5.

   我国有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故事。牛郎星是天鹰座的一颗恒星,七夕节前后我国许多地区几乎整夜肉眼可见牛郎星,下图为某时地球、太阳与牛郎星的大致位置示意图。按引力影响算,太阳系的直径约为4光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牛郎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A.月球B.地球C.太阳D.流星体
【小题2】牛郎星位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银河系
6.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描述的“巴山夜雨涨秋池”可能就在重庆市渝中区佛图关。佛图关地势高险,两侧环水,三面绝崖,明代建有夜雨寺,相传佛图关上曾有块状如石笋的“夜雨石”,白天干燥,入夜后就湿润流水。“佛图夜雨”曾是巴渝十二景之一。

读“佛图夜雨画”,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描述与“巴山夜雨涨秋池”现象产生原因相关的有
①秋季昼夜温差大②佛图关水汽充足  ③佛图关有夜雨石④夜间盛行上升气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是
A.B.C.D.
7.
读 “2019年6月4日盐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日早晨5时前,气温持续下降的原因是
A.①在增强B.②在减少
C.③在减少D.④在增大
【小题2】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此刻达到一天中最大值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8.

   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曾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9.0级大地震。强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几乎席卷了日本全境,日本多地海浪高达10米。截至2011年4月11日下午3点,日本警察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遇难人数达13127人,失踪人数14348人。

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震时,位于地震附近海域船只中的人应感到
A.上下颠簸B.左右摇晃
C.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晃D.无感觉
【小题2】下图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能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AB.BC.CD.D
9.
2017年2月18日《解放军报》报道西藏军区海拔4500米以上哨所全部建成“阳光保暖房”。住上这种新式营房,官兵再不用“四季穿棉袄”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前官兵“四季穿棉袄”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①较弱B.海拔高,到达的⑤较弱
C.海拔高,风力大,散热快D.多晴朗天气,④作用较弱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和“阳光保暖房”保温作用一致的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D.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10.

   《徐霞客游记》中写到“……洞口为庐掩,黑暗,忽转而西北,豁然中开,上穹下平,中多列笋悬柱,爽朗通漏,此上洞也……”。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画中描绘的地貌与游记描述地貌属于同一类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对山水画景观特征描述恰当的是
A.①山高谷深B.②一马平川C.③翠竹青青D.④戈壁连天
11.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①为大气对流层B.②为地壳
C.③及其以上称为岩石圈D.⑤可能呈液态
【小题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小
C.③圈层由铁镁硅酸盐类组成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12.
下左图为某地区城市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下右图显示0至600米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高于②地
B.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C.③地气压低于④地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昼夜温差小B.b为下沉气流
C.乙地保温作用弱D.d为下沉气流
【小题3】有关图中地面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是城市,乙在是郊区B.甲地是郊区,乙在是城市
C.甲地是钢铁区,乙在是化工区D.甲地是果园,乙在是菜地
13.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
A.①为岩石圈B.③为地壳
C.软流层以上由岩石圈组成D.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幔
【小题2】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B.C.D.
14.
史册《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汉元帝永光元年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观测到的“日黑居仄,大如弹丸”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内部核反应区
【小题2】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B.使地球气候明显变暖
C.扰乱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
15.

   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当洞内空气温度低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下图为某地溶洞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A.B.C.D.
【小题2】该溶洞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海浪侵蚀D.流水堆积
16.
我国南方有“稻草烧塔”祈求来年丰收的习俗。下图为稻草燃烧产生的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古诗蕴含的原理与图中现象相关的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小题2】稻草燃烧过程中
A.塔中心近地面气压升高B.火焰偏向一侧与大气运动无关
C.气流运动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D.静风条件下灰烬主要落在火塔中心
17.

   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提供了治理全球变暖的新视角,其主要是向高空发射一颗热气球,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进而在冷却地球的同时能修复臭氧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热气球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发生在左图中的
A.a层B.b层C.c层D.d层
【小题2】“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生命保护伞”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A.B.
C.D.
18.
下图所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B.C.D.
19.
下图为某城市3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丙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工业区B.商业区C.住宅区D.公园绿地
【小题2】据调查,该城市的建筑物屋顶广泛种植草木,形成“绿色屋顶”,“绿色屋顶”的作用是
A.减少城区蒸发量B.减弱城区热岛效应
C.增大城区径流量D.增强城郊热力环流
20.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 (进湖风)。下图为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 6~14 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 8:30~9:30
B.陆风转湖风 10:00~11:00
C.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D.湖风转陆风 13:00~14:00
【小题2】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的湿度差异B.湖陆的面积差异
C.湖陆的海拔差异D.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21.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到15张类似“蘑菇”的照片,下图为“火星‘蘑 菇’照片”,下表为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科学界大多认为图中白色球状物不是火星土壤生长出的“蘑菇”,其主要依据是火星
A.无大气层B.表面光照太强
C.无液态水D.表面温度太高
【小题2】易对地球上接收火星“蘑菇”照片信号产生干扰的是
A.太阳活动B.火山活动
C.太阳辐射D.臭氧层空洞
22.
2016年12月22日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这提升了我国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能力。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高处不胜寒”直接相关的环节是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
A.大气吸收①辐射减少
B.地面吸收②辐射增多
C.大气吸收③辐射增多
D.地面吸收④辐射减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