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若甲图中等压面的起伏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
(2)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3)D点比B点的气温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
(4)在乙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大气的流动方向________。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
(2)甲图地貌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3)丙为新月形沙丘,据图描述新月形沙丘的主要景观特点________。
材料一:地球某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示意图(图1)。
材料二: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图2)。
材料三:某地连续两天气温日变化曲线示意图(图3)。

(1)图1上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该层大气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________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3)图3上两条气温曲线中,代表阴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C为________,③作用是________。
(5)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香甜。利用所学原理分析,其气候原因是________。
2.单选题- (共19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
A.莫霍面 | B.古登堡面 |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 D.内核外核交界 |
我国有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故事。牛郎星是天鹰座的一颗恒星,七夕节前后我国许多地区几乎整夜肉眼可见牛郎星,下图为某时地球、太阳与牛郎星的大致位置示意图。按引力影响算,太阳系的直径约为4光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牛郎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A.月球 | B.地球 | C.太阳 | D.流星体 |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河外星系 | D.银河系 |

读“佛图夜雨画”,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描述与“巴山夜雨涨秋池”现象产生原因相关的有
①秋季昼夜温差大②佛图关水汽充足 ③佛图关有夜雨石④夜间盛行上升气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 | B.![]() | C.![]() | D.![]() |


【小题1】该日早晨5时前,气温持续下降的原因是
A.①在增强 | B.②在减少 |
C.③在减少 | D.④在增大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曾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9.0级大地震。强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几乎席卷了日本全境,日本多地海浪高达10米。截至2011年4月11日下午3点,日本警察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遇难人数达13127人,失踪人数14348人。
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地震时,位于地震附近海域船只中的人应感到
A.上下颠簸 | B.左右摇晃 |
C.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晃 | D.无感觉 |

A.A | B.B | C.C | D.D |

【小题1】以前官兵“四季穿棉袄”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①较弱 | B.海拔高,到达的⑤较弱 |
C.海拔高,风力大,散热快 | D.多晴朗天气,④作用较弱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 |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 |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 | D.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
《徐霞客游记》中写到“……洞口为庐掩,黑暗,忽转而西北,豁然中开,上穹下平,中多列笋悬柱,爽朗通漏,此上洞也……”。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画中描绘的地貌与游记描述地貌属于同一类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山高谷深 | B.②一马平川 | C.③翠竹青青 | D.④戈壁连天 |

【小题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①为大气对流层 | B.②为地壳 |
C.③及其以上称为岩石圈 | D.⑤可能呈液态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小 |
C.③圈层由铁镁硅酸盐类组成 |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

【小题1】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高于②地 |
B.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
C.③地气压低于④地 |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
A.甲地昼夜温差小 | B.b为下沉气流 |
C.乙地保温作用弱 | D.d为下沉气流 |
A.甲地是城市,乙在是郊区 | B.甲地是郊区,乙在是城市 |
C.甲地是钢铁区,乙在是化工区 | D.甲地是果园,乙在是菜地 |

【小题1】图中( )
A.①为岩石圈 | B.③为地壳 |
C.软流层以上由岩石圈组成 | D.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幔 |
A.![]() | B.![]() | C.![]() | D.![]() |

【小题1】观测到的“日黑居仄,大如弹丸”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 | B.色球层 | C.日冕层 | D.内部核反应区 |
A.在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 B.使地球气候明显变暖 |
C.扰乱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 D.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 |
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当洞内空气温度低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下图为某地溶洞示意图。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A.![]() | B.![]() | C.![]() | D.![]() |
A.风力侵蚀 | B.流水侵蚀 |
C.海浪侵蚀 | D.流水堆积 |

【小题1】下列古诗蕴含的原理与图中现象相关的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D.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
A.塔中心近地面气压升高 | B.火焰偏向一侧与大气运动无关 |
C.气流运动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 D.静风条件下灰烬主要落在火塔中心 |
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提供了治理全球变暖的新视角,其主要是向高空发射一颗热气球,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进而在冷却地球的同时能修复臭氧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热气球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发生在左图中的
A.a层 | B.b层 | C.c层 | D.d层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 | B.![]() |
C.![]() | D.![]() |

【小题1】据图判断,丙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工业区 | B.商业区 | C.住宅区 | D.公园绿地 |
A.减少城区蒸发量 | B.减弱城区热岛效应 |
C.增大城区径流量 | D.增强城郊热力环流 |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 (进湖风)。下图为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 6~14 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 8:30~9:30 |
B.陆风转湖风 10:00~11:00 |
C.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
D.湖风转陆风 13:00~14:00 |
A.湖陆的湿度差异 | B.湖陆的面积差异 |
C.湖陆的海拔差异 | D.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到15张类似“蘑菇”的照片,下图为“火星‘蘑 菇’照片”,下表为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科学界大多认为图中白色球状物不是火星土壤生长出的“蘑菇”,其主要依据是火星
A.无大气层 | B.表面光照太强 |
C.无液态水 | D.表面温度太高 |
A.太阳活动 | B.火山活动 |
C.太阳辐射 | D.臭氧层空洞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