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5763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4

1.判断题(共1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

材料二 下图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


(1)从大连到鹿特丹的新航线,相对于传统航线的最大优势是____,可以通航的季节是____。
(2)从大连经北极航道到鹿特丹,在A海域因受____ (填寒或暖)流影响船舶逆水航行,B港口在极圈内却终年不封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冬季,从大连经传统航道到鹿特丹,在C海域受到____的影响,在D海域________(填顺或逆)流航行。
(4)从自然带类型看,大连和鹿特丹同是____。
2.
夏至日,日地距离最近。(_______)
3.
夏至日,全球昼长分布特点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_______)
4.
昼长变长期间,正午太阳高度变大。(_______)
5.
季风环流体现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_______)
6.
太阳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_______)
7.
通常所说的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其方向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_______)
8.
洋流加剧了海洋污染。(_______)
9.
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的表现之一。(_______)
10.
石灰岩在高温作用下可以直接转化成岩浆岩。(_______)
11.
垂直地域分异自然带的演变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_______)

2.综合题(共3题)

12.
下图是某节气的太阳光照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极地俯视图中标注地球自转方向,并将左图转绘到极地俯视图中,用阴影表示夜半球。(______)
(2)左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弧AB是____(晨、昏)线 ;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北京时间为____。
(3)左图1中的E点的地方时为____,昼长是____。
(4)图中的B、D、N、M四点,按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____。
13.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洋流按性质为____,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
(2)a地1月份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
(3)b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其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图中a、 b两地适宜开采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植被的变化主要体现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14.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时刻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


材料二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 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 路面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天气等条件,评价史的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 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

(1)此时①地风向是____。
(2)就气流状况而言,乙天气系统为____。甲地天气是_______________。
(3)丁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最高的是____。
(5)③④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9题)

15.

   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提供了治理全球变暖的新视角,其主要是向高空发射一颗热气球,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进而在冷却地球的同时能修复臭氧层。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热气球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发生在左图中的
A.a 层B.b 层C.c 层D.d 层
【小题2】“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6.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 (进湖风)。下图为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 6~14 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 8:30~9:30
B.陆风转湖风 10:00~11:00
C.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D.湖风转陆风 13:00~14:00
【小题2】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的湿度差异B.湖陆的面积差异
C.湖陆的海拔差异D.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17.

   2018年1月澳大利亚人伊尔曼在海滨检到一个漂流瓶。经专家鉴定,该漂流瓶132年前被扔进海里。图为“漂流瓶投放与检拾地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该漂流瓶漂流路线的推测,合理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捡到该漂流瓶的季节,当地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
C.温和湿润D.寒冷干燥
18.

   FAST,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俗称“中国天眼”(如下图),在2016年9月正式竣工投入使用,它目前所能探测到的范围130多亿光年。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天眼能探测到的最远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小题2】太阳活动对天眼工作的影响主要是
A.干扰探测信号B.破坏天眼设备
C.缩短观察时间D.出现供电异常
19.

   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并于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26分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图为“登月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远在美国纽约(40°N,74°W)的华人收看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电视直播画面的当地时间为
A.2日21:26B.3日2:26
C.3日5:26D.3日15:26
【小题2】嫦娥4号登陆月球后一周内姜堰的昼夜长短为
A.昼长夜短,昼变长夜变短
B.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
C.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
D.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
【小题3】嫦娥4号登陆月球后的半年内,姜堰的正午太阳高度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再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
20.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专家表示此次抛射的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若2017~2018 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最有可能约是
A.2000~2001 年B.2002~2003 年
C.2004~2005 年D.2006~2007 年
【小题2】关于“闪焰”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极光绚烂B.许多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闪焰”主要发生在光球层D.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
21.
2017年2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比利时天文学家团队宣布:在距离地球 39光年的“Trappist-1”恒星系统的七颗行星中,有三颗位于宜居带。“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 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下图为“Trappist-1天体系统示意图”。

该天体系统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有可能
A.大于海王星与太阳的距离
B.相当于木星与太阳的距离
C.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D.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22.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湿润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小题2】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中位置时
A.印度半岛吹西南风
B.欧洲西海岸高温少雨
C.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D.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23.
下图为“北半球某天气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完全受冷气团控制的地点有
A.①和⑦B.②和⑥
C.③和⑤D.④和⑧
【小题2】对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下各地点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天①地气温大于②地
B.城市天气正晴朗
C.②地气温未来会升高
D.⑤⑧两地连续降水
24.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
A.甲地气温低于丁地B.丁地气温低于丙地
C.乙地气压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小题2】图中P、P′两点
A.风向、风速相同B.大气受力状况相同
C.地转偏向力方向相反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
25.
下图是“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由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位于
A.c区B.d区
C.a区D.b区
【小题2】从a-b-c-d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小题3】影响f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形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热量  ②人类活动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③
26.
读L洋流(该洋流在太平洋或大西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若L洋流在中低纬度,则L洋流
A.是寒流B.是暖流
C.向南流D.向北流
【小题2】若顺着图中所示的洋流流向水温逐渐降低,关于该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暖流B.北半球的寒流
C.南半球的暖流D.南半球的寒流
27.
读华北某地区某年的水平衡收支概算图(单位:亿 m³),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甲和乙分别代表
A.农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
B.入海水量和农业用水量
C.地表径流量和入海水量
D.工业用水量和径流量
【小题2】如果该区域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将导致区域内
A.降水量减小
B.地表径流量增加
C.补给地下水量增加
D.蒸发量减少
28.
读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M区最可能形成的天气现象是
A.雾B.云层C.降水D.渔场
【小题2】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可能给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增加沿岸大气湿度B.增加沿岸大气温度
C.海域渔业资源更丰富D.沿岸降水增多
29.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岩石与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岩层的形成时间要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时间
B.①处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处岩石发生变质
C.②处岩层与④处岩石都具有气孔构造
D.褶皱的形成时间要晚于断层的形成时间
【小题2】关于图中各地貌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B.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地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地
30.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①一冷却凝固B.③―固结成岩C.⑤一一地壳下沉D.⑥―高温熔化
31.
珠穆朗玛峰对登山爱好者来说,具有无限的吸引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当登顶珠峰时,最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登顶珠峰时最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所受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
C.海水的侵蚀作用D.风力的堆积作用
32.

   下图为“广西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分布图”,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①代表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硬绿叶林带
【小题2】图中四地纬度最高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33.
下图为“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山地位于
A.南半球低纬度地区B.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北半球低纬度地区D.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小题2】甲地的植被应为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D.落叶阔叶林
【小题3】关于南北两坡雪线高度及其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坡雪线高   阳坡
B.南坡雪线低   阳坡
C.南坡雪线高   暖湿气流的迎风坡
D.南坡雪线低   暖湿气流的迎风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1道)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