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1题)
材料一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
材料二 下图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

(1)从大连到鹿特丹的新航线,相对于传统航线的最大优势是____,可以通航的季节是____。
(2)从大连经北极航道到鹿特丹,在A海域因受____ (填寒或暖)流影响船舶逆水航行,B港口在极圈内却终年不封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冬季,从大连经传统航道到鹿特丹,在C海域受到____的影响,在D海域________(填顺或逆)流航行。
(4)从自然带类型看,大连和鹿特丹同是____。
2.综合题- (共3题)

(1)在极地俯视图中标注地球自转方向,并将左图转绘到极地俯视图中,用阴影表示夜半球。(______)
(2)左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弧AB是____(晨、昏)线 ;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北京时间为____。
(3)左图1中的E点的地方时为____,昼长是____。
(4)图中的B、D、N、M四点,按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____。

(1)图中洋流按性质为____,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
(2)a地1月份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
(3)b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其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图中a、 b两地适宜开采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植被的变化主要体现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材料一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时刻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

材料二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 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 路面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天气等条件,评价史的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 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
(1)此时①地风向是____。(2)就气流状况而言,乙天气系统为____。甲地天气是_______________。
(3)丁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最高的是____。
(5)③④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9题)
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提供了治理全球变暖的新视角,其主要是向高空发射一颗热气球,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进而在冷却地球的同时能修复臭氧层。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热气球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发生在左图中的
A.a 层 | B.b 层 | C.c 层 | D.d 层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 (进湖风)。下图为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 6~14 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 8:30~9:30 |
B.陆风转湖风 10:00~11:00 |
C.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
D.湖风转陆风 13:00~14:00 |
A.湖陆的湿度差异 | B.湖陆的面积差异 |
C.湖陆的海拔差异 | D.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
2018年1月澳大利亚人伊尔曼在海滨检到一个漂流瓶。经专家鉴定,该漂流瓶132年前被扔进海里。图为“漂流瓶投放与检拾地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该漂流瓶漂流路线的推测,合理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高温多雨 | B.炎热干燥 |
C.温和湿润 | D.寒冷干燥 |
FAST,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俗称“中国天眼”(如下图),在2016年9月正式竣工投入使用,它目前所能探测到的范围130多亿光年。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天眼能探测到的最远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
A.干扰探测信号 | B.破坏天眼设备 |
C.缩短观察时间 | D.出现供电异常 |
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并于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26分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图为“登月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远在美国纽约(40°N,74°W)的华人收看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电视直播画面的当地时间为
A.2日21:26 | B.3日2:26 |
C.3日5:26 | D.3日15:26 |
A.昼长夜短,昼变长夜变短 |
B.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 |
C.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 |
D.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 |
A.一直变大 | B.一直变小 | C.先变大,再变小 | D.先变小,再变大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专家表示此次抛射的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若2017~2018 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最有可能约是
A.2000~2001 年 | B.2002~2003 年 |
C.2004~2005 年 | D.2006~2007 年 |
A.我国北方极光绚烂 | B.许多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
C.“闪焰”主要发生在光球层 | D.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 |

该天体系统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有可能
A.大于海王星与太阳的距离 |
B.相当于木星与太阳的距离 |
C.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
D.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

【小题1】图中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
B.10°~20°盛行东北风,湿润 |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
A.印度半岛吹西南风 |
B.欧洲西海岸高温少雨 |
C.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
D.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

【小题1】图中完全受冷气团控制的地点有
A.①和⑦ | B.②和⑥ |
C.③和⑤ | D.④和⑧ |
A.白天①地气温大于②地 |
B.城市天气正晴朗 |
C.②地气温未来会升高 |
D.⑤⑧两地连续降水 |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
A.甲地气温低于丁地 | B.丁地气温低于丙地 |
C.乙地气压高于丙地 | D.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
A.风向、风速相同 | B.大气受力状况相同 |
C.地转偏向力方向相反 | 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 |

【小题1】由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位于
A.c区 | B.d区 |
C.a区 | D.b区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
①热量 ②人类活动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小题1】若L洋流在中低纬度,则L洋流
A.是寒流 | B.是暖流 |
C.向南流 | D.向北流 |
A.北半球的暖流 | B.北半球的寒流 |
C.南半球的暖流 | D.南半球的寒流 |

【小题1】图中甲和乙分别代表
A.农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 |
B.入海水量和农业用水量 |
C.地表径流量和入海水量 |
D.工业用水量和径流量 |
A.降水量减小 |
B.地表径流量增加 |
C.补给地下水量增加 |
D.蒸发量减少 |

【小题1】M区最可能形成的天气现象是
A.雾 | B.云层 | C.降水 | D.渔场 |
A.增加沿岸大气湿度 | B.增加沿岸大气温度 |
C.海域渔业资源更丰富 | D.沿岸降水增多 |

【小题1】关于图中岩石与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岩层的形成时间要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时间 |
B.①处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处岩石发生变质 |
C.②处岩层与④处岩石都具有气孔构造 |
D.褶皱的形成时间要晚于断层的形成时间 |
A.甲处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 | B.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地 |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 | 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地 |

【小题1】图示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①一冷却凝固 | B.③―固结成岩 | C.⑤一一地壳下沉 | D.⑥―高温熔化 |
【小题1】当登顶珠峰时,最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流水沉积作用 | B.冰川侵蚀作用 |
C.海水的侵蚀作用 | D.风力的堆积作用 |
下图为“广西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分布图”,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①代表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亚寒带针叶林带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硬绿叶林带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1道)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