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 淖毛湖冬春季节多大风,平均每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达100多天,降水稀少。技术人员克服冬春大风、干旱缺水等因素,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无公害晚熟哈密瓜产地。下图为新疆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淖毛湖煤炭资源非常丰富,2015年全镇原煤产量达7000万吨,目前全镇正全力进行煤炭开发、外销,煤制甲醇和二甲醚的工厂已经投产。
(1)根据所学知识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解释淖毛湖冬春大风且风力强劲的原因。
(2)淖毛湖沿岸种植哈密瓜与华北地区种植瓜果均用地膜覆盖,对于两地区的作用分别是什么?防止大风将地膜吹翻可采取什么措施?
(3)开发淖毛湖煤炭资源一种是外运,另一种是发展煤化工产业,选择一种开发方式分析其利弊。
湖泊像镶嵌在锦绣河山之中的明珠,晶莹夺目。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3年3月24日太湖吴江水位站的水位由2.48米增至3.12米,而同时百渎水位站的水位由3.06米减至2.64米,两站同期相差0.55米。
材料二:湖岸线是湖泊水与岸边的边界线。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一般可达一二十级(例:芒错湖岸线有20级)。
材料三:解池位于山西省中条山西北侧的运城盆地,是一个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的湖泊,面积27.3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盐湖。湖水盐的比重比普通海水的比重高出六倍,任何水生生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
(1)根据材料一,判断2013年3月24日太湖百渎和吴江水位站水位增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多级的自然原因。
(3)很早以前,生息在解池滨湖地区的人民就开始利用湖水晒盐,总结出“解池盐产必资南风,南风不时,盐即失利”。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解释解池盐产与南风的关系。
2.单选题- (共15题)

【小题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小题2】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 9月到11月 B. 12月到2月 C. 3月到5月 D. 6月到8月
【小题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小题1】有资料显示,贝加尔湖位置曾发生过变化,据材料推测其原来位置应该在现在位置的
A.西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南方向 |
A.纬度较高 | B.海拔较高 | C.南北跨度大 | D.受寒冷气流影响大 |
A.湖泊断陷速度大于泥沙沉积速度 | B.湖泊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减少 |
C.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 | D.湖底沉积物随河流流出量大于流入量 |
A.主要补给方式相同 | B.其中有一条河流无凌汛 |
C.安加拉河径流更稳定 | D.色楞格河含沙量更小 |
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A.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
B.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
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
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
C.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
D.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磷高累积区是 ( )
A. 高山草甸带 B. 高山冰雪带
C.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
A. 大气温度较低 B.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相关的是( )
A.台风频发 | B.冬季多暴雪 |
C.夏季多洪涝灾害 | 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小题1】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增速先慢后快 ②向东南方向扩展 ③面积不断增大 ④坡度逐渐趋缓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A.河口盐碱化加剧 | B.生物多样性增加 | C.三角洲面积缩小 | D.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刻丙地是17:30,此时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行程用了3小时30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 | B.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7:40 |
C.飞机先向东南后向东北飞 | D.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7:20 |
A.北印度洋洋流向西流 | B.黄河正处于主汛期 |
C.亚洲高压正处于强盛期 | D.我国江淮地区阴雨连绵 |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逆光是在被摄主体恰好处于光源和照相机之间时,极易造成被摄主体曝光不充分的一种状况。但有时候逆光产生的特殊效果也不失为一种艺术摄影的技法。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0°—30°),强度弱,对逆光拍摄最有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位于重庆市(29°N,106°E)的张先生约摄影师于9月23日上午拍摄逆光照片的最佳时间(北京时间)是
A.5:00—7:00 | B.6:00—8:00 |
C.7:00—9:00 | D.9:00—11:00 |
A.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鹿特丹的轮船一直顺风顺水 |
B.地球的公转速度在逐渐加快 |
C.巴西高原草木一片枯黄 |
D.纽约的昼长在逐渐变长 |

【小题1】甲地此时天气状况可能是
A.倾盆大雨 | B.风沙弥漫 | C.烈日炎炎 | D.风雪交加 |
A.向东南运动 | B.冷暖气流交汇 | C.向东北运动 | D.辐散下沉 |

【小题1】长白山天池的补给水源主要源自
A.降水和地下水 | B.冰川融水和地下水 |
C.河流水和降水 | D.积雪融水和河流水 |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
C.“浮石”物质来源源于上地幔 | D.“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
A.湖泊面积大 | B.湖泊海拔高 |
C.湖泊深度大 | D.湖泊蒸发弱 |
A.山麓处森林常绿 | B.山腰处落叶纷飞 |
C.山顶处白雪皑皑 | D.山顶处草色葱绿 |
A.北坡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 B.北坡光照条件较差 |
C.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较少 | D.北坡人类活动较少 |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都江堰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甲角 | B.乙角 | C.丙角 | D.丁角 |

【小题1】甲地典型自然植被类型是
A.落叶阔叶林 | B.常绿阔叶林 | C.常绿硬叶林 | D.针阔混交林 |
A.成土母质粒度变大 | B.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 |
C.植被类型趋于丰富 | D.物质迁移的速度加快 |

【小题1】通过资料分析,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 B.河西走廊 |
C.太湖流域 | D.四川盆地 |
A.180万 | B.280万 | C.380万 | D.480万 |

【小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
C.增加自住房面积 |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
A.居住人口减少 | B.城市房价昂贵 |
C.人居环境恶化 | D.城区不断扩大 |

【小题1】该地入冬前园艺工人对绿化带采取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浇透水可增加夜晚温度,防止灌木冻害
②浇透水可降低白昼温度,减缓灌木生长
③围挡无纺布可挡风御寒,减少冷空气的影响
④围挡无纺布可有效预防路边灰尘侵蚀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发挥最高生态效益 |
B.使城市景观更美观、整洁 |
C.行政管理过于严格 |
D.防止长势过快、耗肥严重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