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541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4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区域内煤炭资源储量大,是优质化工和动力用煤,是重要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距首府银川市40千米,与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共同构成了中国能源化工的金三角,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油气、光能、风能资源。下图为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区域图。

(1)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2)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对当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3)宁夏煤炭资源丰富,为何还要大力发展光伏、风能产业?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野生黑枸杞是青海省荒漠戈壁地区主要的建群植物之一,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能耐高温,耐严寒,是喜光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耐干旱。青海省野生黑枸杞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具有颗粒饱满、汁浓甘甜味美、保健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近年来,青海省不断加大对黑枸杞的人工栽培技术投资和实验性驯化种植,并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黑枸杞产业化生产仍存在许多问题。图为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1)分析青海省野生黑枸杞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2)分析青海省野生黑枸杞人工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分析青海省黑枸杞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可行性措施。
3.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图),春季多大风,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1962年,塞罕坝林场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但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图),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栽种过程中发现南坡的成活率相对较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当地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1)根据材料,分析塞罕坝土地沙化的自然原因。
(2)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从孟家岗林场引进的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3)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寒罕坝高床育苗的优点。
(4)根据整体性原理,说明塞罕坝林场的生态环境价值。
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16年12月28日广州日报讯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加快闲时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更多的人能有空闲时间去旅游;4A级以上景区将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可以随时随地地自拍晒照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意味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将更容易了。

说出老百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基本条件,分析“4A级以上景区将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对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2.单选题(共13题)

5.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D.甲丙乙丁
【小题2】当天可能是(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6.

   下图反映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在三个不同时段内年径流及输沙量的变化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花园口站年径流及输沙量总体变化趋势是(  )
A.年径流和输沙量都增大B.年径流和输沙量都减小
C.年径流量先减后增,输沙量减小D.年径流量减小,输沙量增大
【小题2】产生图示水沙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上游植树造林C.流域降水增多D.上游修建水库
【小题3】该变化可能导致下游(  )
A.三角洲增长减慢B.淤积增加,河床抬升
C.洪涝灾害加重D.土地荒漠化
7.
百度公司根据LBS大数据(利用手机定位功能获得)进行计算分析,在地图上可展现人口流动的轨迹和特征。下图示意2015年春节前第五天离京人员主要去向省区及城市。据此完成下题。

上图的制作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和GPSB.RS和GIS
C.GPS和GISD.RS、GPS和GIS
8.
“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是国家炼铝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金三角地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环境优美 ②能源丰富 ③内河航运发达 ④有重要铁路经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小题2】作为接纳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之一,该地区(   )
A.市场广阔B.技术先进C.资金雄厚D.劳动力丰富
9.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 环境改变较小 B. 协作条件较好 C. 接近原料产地 D. 地租更加便宜
【小题2】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
A. 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B. 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C. 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D. 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10.
下图为“陕西省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及蒸发量等值线图(单位:毫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地中,最干燥的是 (    )
A.榆林B.靖边
C.定边D.延安
【小题2】图示地区最大降水差可能达    ( )
A.299毫米B.399毫米
C.499毫米D.599毫米
【小题3】该地区种植的水果糖分含量高,主要原因是(   )
A.蒸发量大B.降水丰富C.气温年较差大D.气温日较差大
11.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B.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C.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小题2】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
A.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B.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12.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在资源开发初期最有可能发展的是
A.高耗能工业B.食品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D.金矿开采
【小题2】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如图所示的发展模式。下列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13.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N山脉是我国(   )
A.温带草原区与温带荒漠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小题2】影响P所在的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B.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C.地势低洼,干旱缺水
D.机械化水平和粮食商品率低
14.
港口煤炭接卸是指在港口接卸从其他港口运来的煤炭。下图示意1995年和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格局。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1995年相比,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  )
A.煤炭资源枯竭
B.市场需求扩大
C.海运条件改善
D.科技水平提高
【小题2】从1995年到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比重增加最明显的地区是(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渤海西岸
D.山东半岛
【小题3】福建沿海煤炭接卸量的变化,反映出福建的(  )
A.煤炭供需矛盾加剧
B.产业结构调整
C.煤炭生产总量下降
D.城市职能转变
15.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乙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表多疏松沉积物 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地壳活动更活跃 ④河流流量更大,流速更快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C地区曾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河道弯曲,支流多 ②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 ③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④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16.
下图为“甘肃省某绿洲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推断,该地新增耕地主要来自(   )
A.林地B.草地C.水体D.未利用土地
【小题2】这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可能导致(   )
A.水土流失B.土壤污染C.土地石漠化D.土地荒漠化
17.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劳动力成本
B.能源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市场需求
【小题2】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小题3】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