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流所在地的两岸山地海拔均在4 000米以上,向西南流经美国和墨西哥西北端,注入加利福尼亚湾。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1936年胡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科罗拉多河支撑了美国西部尤其是下游全年少雨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1998年以后,河流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
(1)分析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沙漠广布的原因。
(2)简述科罗拉多河的水文特征。
(3)河流大规模开发后,分析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及原因。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当地建造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
2018年“两会”期间,浙江代表团4名代表提交了了《关于将杭州湾大湾区提开到国家战略的建议》,纽约湾区是金融为代表的大湾区,东京湾则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旧金山湾则是IT和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进入21世纪,发挥以杭州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的产业优势,杭州湾大湾区应该提升为数字化大湾区,成为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下图为杭州湾大湾区简图。

(1)简述杭州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条件。
(2)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对杭州湾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3)把杭州湾大湾区建设成世界级大湾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 (共10题)
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 )
A.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 | B.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 |
C.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 | D.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 |
A.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 |
B.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 |
C.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 |
D.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 |

【小题1】从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可以看出( )
A.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
B.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
C.甲面积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
D.乙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
A.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
B.3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
C.6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 |
D.90°S附近陆地跨经度最广 |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 B.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 |
C.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 D.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
A.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 | B.现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
C.河流均源出中国,注入阿拉伯海 | D.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 |
下图为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X数值为500米,L为河流,H为湖泊。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A.河流L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 B.湖泊H补给河流L |
C.A地的海拔可能为350米 | D.等高线Y的值为600米 |

A.A | B.B | C.C | D.D |

【小题1】甲、乙两地均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 B.南半球、东半球 |
C.北半球、西半球 | D.南半球、西半球 |
A.一路正西 3 330 km | B.先东南,后东北 6 660 km |
C.先东北,后东南 大于6 660 km | D.先西南,后西北 小于3 330 km |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 B.乙地区太阳能、地热能丰富 |
C.丙地区河流航运价值高 | D.甲、乙两地湖泊均为外流湖 |
A.①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 B.②河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
C.③河流域植被以落叶十阔叶林为主 | D.③河水能已实现梯级开发 |
东三个方向注入艾比湖,成为湖水的主要来源。7000多年前湖面面积3000多平方千米,如今湖面已经萎缩至500平方千米左右,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成为中国西部沙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读“艾比湖湖区面积演变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距今700年前,艾比湖湖底地势的大致特征是
A.东部陡峭,西部和缓 | B.东北和缓,西南陡峭 |
C.东南陡峭,西北和缓 | D.南部和缓,北部陡峭 |
A.距海近,降水较多 | B.气温低,蒸发量小 |
C.河水注入量大 | D.与地下水相通 |
A.含沙量较大,结冰期较短 | B.含沙量较小,结冰期较长 |
C.径流量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 | D.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小 |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引自沈从文《边城》。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茶峒所在地区( )
A.山区植被茂密,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B.河流水运发达,河流一年中有春、夏两次汛期 |
C.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D.沿岸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农业生产发达 |
A.寒潮、沙尘暴 | B.滑坡、泥石流 |
C.台风、洪涝 | D.海啸、风暴潮 |
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研发投入大,技术发展迅速,1996年已成为国内电信设备行业龙头。为谋求进一步发展,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在海外建立合资或独资的子公司:巴西(1997年)、印度(1998年)、中东和非洲(2000年)、东南亚和欧洲(2001年)、美国(2002年)。2012年初,华为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目前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的目的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 B.发挥品牌效应 | C.提高产品质量 | D.拓展国际市场 |
A.优惠政策较少 | B.技术水平较高 | C.远离原料产地 | D.电信设施完善 |
A.加剧资源供求矛盾 | B.制约本土企业发展 | C.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 D.降低环境人口容量 |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 B.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 D.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