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474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0

1.单选题(共19题)

1.
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
A.B.C.D.
2.

   《科学日报》称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一份特别报告:科学家预测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太阳日冕层将放射出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强磁暴。不少地方将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    )
A.A处B.B处C.C处D.A处和C处
【小题2】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是 (    )
A.英国、墨西哥B.加拿大、挪威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
3.
唐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这实际是(  )
A.因设备简陋而造成的观测误差
B.精确的测算出地球公转周期
C.发现了地球自转周期
D.反映了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现象
4.
北京时间2013年13日13时18分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5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运行在太空中的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不属于(   )
A.银河系B.太阳系C.地月系D.河外星系
【小题2】对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的正确认识是: (   )
A.它们都是天体
B.“神舟十号”是天体,“天宫一号”不是天体
C.“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构成了天体系统
D.它们都是行星
5.
2011年12月5日,美国宇航局宣布,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其公转周期为290天。这颗被命名为开普勒-22b的行星位于“宜居带”内,距地球大约600光年。“宜居带”是指行星距离恒星距离合适的区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依据材料,“宜居带”适宜生命存在的因素是(   )
A.温度B.大气C.水D.公转周期
【小题2】关于开普勒-22b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行星围绕太阳公转B.该行星上有充足的氧气
C.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D.该行星自西向东自转
6.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图中表示太阳日的是     (  )
A.aB.bC.a+bD.a-b
【小题2】相邻两天“锄禾日当午”的时间间隔是(  )
A.12小时B.24小时
C.1恒星日D.23小时56分4秒
7.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以上各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成台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
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8.
读地质构造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属于背斜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导致图中③处形成谷地的主要作用是(   )
A.地壳运动B.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D.火山活动
9.
2010年3月,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北极熊母子被困在狭小浮冰上的照片,勒弗朗回忆说:“它们看上去很焦虑,小北极熊显然是吓坏了,它的身体在微微颤抖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极熊多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游在海中扑食。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毙的现象,并为这一物种的未来深感忧虑。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B.北极熊物种退化,体质下降
C.人类扑杀,北极熊向外海迁徙D.海洋污染,导致食物减少
【小题2】下列现象,与上题中问题相关的是(   )
①中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②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③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④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 000B.10 000C.6 000D.4 500
【小题2】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效应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
11.
下图为“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B.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中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C.传统型和过渡型的最重要区别是出生率的差异
D.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小题2】人口平均寿命较低的类型和目前我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分别是 (  )
A.甲和丙B.乙和丙C.丁和乙D.甲和丁
【小题3】从20世纪50年代起,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对应图中的(  )阶段。
A.甲B.乙C.丙D.丁
12.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臭氧洞”
【小题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13.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据此回答下面3题。
【小题1】棉花及其制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美国棉花-巴基斯坦纱-中国布-意大利印染-法国服装设计-土耳其制造-跨国百货销售。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是依靠本国的
A.原料B.技术C.市场D.政策
【小题2】(小题2)在上题所述的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A.耕地面积广大B.生产成本低C.区域专业化生产D.劳动力素质高
【小题3】(小题3)世界资源的跨国最佳配置能够得以实现,其主要是依据区域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层次性
14.
下图为“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该镇服装产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产服务与社会服务较为完备B.产品生产附加值高,企业利润丰厚
C.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过程集中D.原材料、设备和产品市场均在海外
【小题2】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B.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集散
C.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15.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国语》),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
A.地理环境决定论B.可能论
C.和谐论D.可持续发展论
【小题2】该思想形成于   (  )
A.农业社会时期B.工业社会时期
C.人类社会早期D.后工业化时期
16.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B.河南省
C.四川省D.海南省
【小题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小题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17.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后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改称黔江。读红水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红水河被称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导致其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 ②气温 ③地形 ④植被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小题2】红水河和黑龙江航运量均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降水 气温B.地形 气温
C.地形 降水D.资源 地形
【小题3】下列不符合红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结合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B.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
C.发展交通,促进对外经济联系D.大量开垦坡地,发展种植业
18.
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东中西地带差异是一系列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人口密度B.海陆位置
C.经济发展潜力D.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小题2】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
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B.第一产业比重最高,二三产业比重较低
C.对外开放程度高,外资企业比重大D.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
19.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地物反射的波谱特征判断识别地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四种地物反射率最高值均集中在可见光区
B.反射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沙漠
C.0.8~0.9微米波段,反射率最高的是小麦
D.湿地的反射率均最低且随波长增加而降低
【小题2】同一地物的不同状况,反射率也有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 (  )
①水体污染状况 ②人口密度的变化 ③树木生长状况④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选择题(共2题)

20.

扩句

①春风吹绿江南岸。

②钟山只隔数重山

21.

扩句

①春风吹绿江南岸。

②钟山只隔数重山

3.填空题(共4题)

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地方时为12时的
经线是 ,图中E点的太阳高度为 ,图中AB是 (晨、昏)线。
(2)这一天是     日前后,北半球为 (节气)。
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图中C地的昼长为  小时。
(3)请将A,D,B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至小排列
23.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画出有摩擦力时,A点空气匀速运动的方向V,以及空气所受的三种力F1 、F2和F3。
(2)当空气匀速运动时,Fl、 F2、和F3三种力的合力为 ;图中虚线是   线。该处常会出现  锋面。阴雨区位于 (A、B或C)处
(3)图中B点风速较A点  。其原因是
24.
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什么趋势?
(2)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年。
(3)造成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什么?
(4)简述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25.
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农业产区,对带动我国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条件分析西北地区棉花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和京津沪都是我国牛奶优势产区,东北牛奶产区主导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京津沪牛奶产区主导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都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填表比较两地农业生产的差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