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462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4

1.综合题(共3题)

1.
山东沿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热力环流”进行了探究学习。依据探究活动,回答问题。

(1)由探究活动1推断:白天,陆地增温  (快、慢),海洋增温   (快、慢)。
(2)依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下图中添加箭头使之构成一个海陆间的热力环流圈。

(3)探究活动2中,字母M、N表示气压中心,其中 (填字母)为低压中心;该季节,由于该低压中心的形成,    气压带被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
(4)该图反映了北半球 (季节)的季风环流。此季节,图中所示气压带处于一年中偏
    (南或北)的位置。
2.
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代表   作用;②代表   作用;
(2)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晴天比阴天的气温日较差  (大或小),分析其原因
3.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A层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__。
(2)B层以____________运动为主(填“水平”或者“对流”)。
(3)在A、B、C三层中,飞机多在______(填字母)层飞行,因为该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填字母)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___________(填字母)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2.单选题(共12题)

4.

   下图为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云量最多的地区最可能位于
A.赤道地区B.北纬20°地区C.北纬40°地区D.北纬60°地区
【小题2】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纬度因素D.通过的大气路径
5.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
【小题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中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小题2】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
A.B.
C.D.
6.
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这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也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西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③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④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3】【小题4】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风能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藏南谷地的地热能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7.
   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月球表面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陨石的撞击B.地球的引力
C.太阳的辐射D.太阳风侵袭
【小题2】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则其可能观测到的现象有
①拖着长尾的彗星  ②绚丽多彩的极光  ③一闪即逝的流星  ④轮廓模糊的星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
2017年10月18日清晨,美丽的“双星伴月”出现在东方的低空,金星、火星与月球组成一张笑脸,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天体类型包括
A.恒星和卫星B.行星和卫星
C.恒星和行星D.行星和彗星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天体与地球距离描述准确的是
A.金星距离地球最近B.火星距离地球最近
C.月球距离地球最近D.以上说法都不对
【小题3】与金星和火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坚硬的岩石圈B.适宜的温度条件
C.强烈的太阳辐射D.频繁的地震活动
9.
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
【小题2】上一次观察到此种现象的时间大约是
A.公元前17年B.公元17年C.公元前39年D.公元48年
10.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如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
①为大气平流层
②为岩石圈
③为软流层
④为下地幔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小题2】下列有关图示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③圈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 
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
我国某地为保证农作物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双层覆膜技术的主要原理是
A.增加了太阳辐射总量B.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D.减弱了地面辐射的散失
【小题2】图中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该地寒冷期
A.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B.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最低气温高于-16℃
12.
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关于M、O、P三个气压中心气压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M为高压中心B.O为高压中心C.P为高压中心D.均为低压中心
【小题3】【小题4】图中①、②、③、④风力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5】【小题6】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A.B.C.D.
13.
近年来我国某特大城市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气温值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
【小题3】下列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提高建筑物高度B.增加市区道路密度
C.增加城市绿地面积D.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14.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冷性气流B.②是暖性气流
C.甲点位于90°N附近D.乙点位于90°N附近
【小题2】①②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A.①东北风,②西南风B.①东南风,②西北风
C.①西南风,②东北风D.①西北风,②东南风
15.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大陆西岸,受c气压带和d风带交替控制所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3】正确反映e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B.C.D.
【小题4】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abeB.bcdC.cdeD.ade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