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热力环流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461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8

1.单选题(共7题)

1.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下渗,增强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降低夜晚时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小题2】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    (  )
A.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
B.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C.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D.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或门洞
【小题3】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主要是因为穿堂风    (  )
A.不消耗能源
B.风频与人体自然频率接近
C.风力恒定
D.风向恒定
2.
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
【小题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3.
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千米,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下图为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甲地年降水量日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太阳高度B.热力环流C.植物蒸腾D.大气环流
【小题2】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主要是由于甲地
A.降水量较多B.气温日较差更大
C.土壤水分条件较好D.地形较平坦
【小题3】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
A.江苏省B.甘肃省
C.山东省D.云南省
4.

   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单位:C)。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考察区域
A.位于长白山的山麓B.西北部的海拔最低C.西南部地势起伏小D.属于暖温带湿润区
【小题2】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小题3】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
A.水库北侧的气温差异较大B.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C.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D.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5.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下图是m、n两地冷热不均引起的高空等压面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b、m、n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的是
A.a>b>n>mB.b>a>m>nC.n>m>a>bD.m>n>b>a
【小题2】图中a、b、m、n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a处B.b处C.n处D.m处
【小题3】下列关于图中气流运动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空a、b两处间盛行东北风B.m处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
C.m、n地之间可能盛行东南风D.n处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6.
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左图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右图为天津市简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左图中Ⅰ、Ⅱ、Ⅲ、Ⅳ对应的时间分别是
A.夏季、全年、春季、冬季B.夏季、春季、全年、冬季
C.冬季、全年、春季、夏季D.冬季、春季、全年、夏季
【小题2】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陆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7.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圈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表示的。读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北京市热岛强度的变化表明
A.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B.12时之后,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加强
C.城市热岛强度,夏季强于冬季D.22时至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强度大
【小题2】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①增加绿化面积 
②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 
③冬季利用地热采暖 
④道路铺设透水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