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 (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气候类型④的名称________。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________,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________分异规律,这说明________因素对该差异的影响明显。
(4)①地和⑤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垂直带谱更丰富的是________。
(5)图中两种气候对应同一自然带,这两种气候是:________(填序号),有一种气候对应两个自然带,该气候是________ (填名称)
2.单选题- (共15题)
2018年10月3日,苏拉威西岛上的索普坦火山爆发,火山灰柱高达4千。下图为火山喷发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

【小题1】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日期中一年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
A.国际儿童节 |
B.国际劳动节 |
C.我国国庆节 |
D.我国教师节 |
A.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 |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
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 |
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
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

【小题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 )
A.a、b、c、d | B.b、c、h、e |
C.d、e、f、g | D.e、f、g、h |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 |

【小题1】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水不易存储 |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 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 |
①海水淡化 ②节约用水 ③收集雨水 ④人工降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A.气候因素 | B.居民点分布 | C.地形因素 | D.工业分布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下面四幅“海拔5 000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规律示意图”, 完成以下两题。
A.乙甲丙丁 |
B.丁丙乙甲 |
C.乙丙甲丁 |
D.丁甲丙乙 |
A.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甲和丁 |
B.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乙和丙 |
C.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乙和丙 |
D.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和丁 |
2018年3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强冷空气再度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小题1】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
B.寒潮影响的范围小 |
C.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
D.寒潮影响范围在陆地 |
A.发布准确的寒潮预警 |
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前及时回港 |
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
A.将减少我国的能源消耗 |
B.加剧北方地区的干旱程度 |
C.对农作物的产量、品种及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
D.扩大某些疾病的传播范围,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即可 |
B.人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 |
C.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与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
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 |

【小题1】【小题2】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A.推进城市化进程 |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
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

【小题1】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3.选择题- (共7题)
某中学生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为200cm2,双脚站立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blank#}1{#/blank#}Pa.行走时脚对地的压强将{#blank#}2{#/blank#}.(g取10N/kg)
某中学生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为200cm2,双脚站立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blank#}1{#/blank#}Pa.行走时脚对地的压强将{#blank#}2{#/blank#}.(g取10N/kg)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激 光
你一定见过绚丽多彩的激光吧,激光是1960年才被发现的,其特点是波长单一,高度集中,不四处扩散.1963年,有科学家用激光做了个实验:用一束激光瞄准一个红色的大气球,大气球里还有一个蓝色的小气球.激光居然穿过大气球,刺破了小气球,而大气球安然无恙.参观者弗洛克医生由此想到:能否用激光穿过角膜去封住视网膜上破裂的血管,“点焊”视网膜呢?他大胆地进行了实验,手术只用几分钟,取得了圆满成功.原来,用50W激光器照射机体,在焦点上会形成1000~1500℃的高温,焦斑周围会产生极薄的热凝固层,“焊”住了血管,阻止了毛细血管流血.这样,激光手术刀便成了医生的有力武器.
(1)文中科学家采用的激光是 {#blank#}1{#/blank#} .
A.红颜色 B.黄颜色 C.蓝颜色 D.绿颜色
(2)激光 {#blank#}2{#/blank#}(可能/不可能)是白色光.
(3)弗洛克医生在给病人修复视网膜时,是把激光的能量转化成 {#blank#}3{#/blank#}能.
(4)你能说出激光还有哪些应用吗?(至少举两例) {#blank#}4{#/blank#}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激 光
你一定见过绚丽多彩的激光吧,激光是1960年才被发现的,其特点是波长单一,高度集中,不四处扩散.1963年,有科学家用激光做了个实验:用一束激光瞄准一个红色的大气球,大气球里还有一个蓝色的小气球.激光居然穿过大气球,刺破了小气球,而大气球安然无恙.参观者弗洛克医生由此想到:能否用激光穿过角膜去封住视网膜上破裂的血管,“点焊”视网膜呢?他大胆地进行了实验,手术只用几分钟,取得了圆满成功.原来,用50W激光器照射机体,在焦点上会形成1000~1500℃的高温,焦斑周围会产生极薄的热凝固层,“焊”住了血管,阻止了毛细血管流血.这样,激光手术刀便成了医生的有力武器.
(1)文中科学家采用的激光是 {#blank#}1{#/blank#} .
A.红颜色 B.黄颜色 C.蓝颜色 D.绿颜色
(2)激光 {#blank#}2{#/blank#}(可能/不可能)是白色光.
(3)弗洛克医生在给病人修复视网膜时,是把激光的能量转化成 {#blank#}3{#/blank#}能.
(4)你能说出激光还有哪些应用吗?(至少举两例) {#blank#}4{#/blank#}
4.填空题- (共1题)

(1)图中甲是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丁是____________。
(2)地质作用:①为__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__、④为____________。
(3)地壳物质循环可概括为:从岩浆到形成________,又到新的岩浆形成。
(4)科罗拉多大峡谷岩壁的岩石从成因来看多属于(____)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