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______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________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________环节,④表示________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沉积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________作用。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______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________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________环节,④表示________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沉积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________作用。
2.
下图是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_前后,节气是________。
(2)图中AB是_______ (晨或昏)线。C地地方时是_______时,D地昼长为_______小时。
(3)这一天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度。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
(4)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的白昼将变________。
(5)比较A、B、C三地线速度大小:________。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_前后,节气是________。
(2)图中AB是_______ (晨或昏)线。C地地方时是_______时,D地昼长为_______小时。
(3)这一天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度。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
(4)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的白昼将变________。
(5)比较A、B、C三地线速度大小:________。
3.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如果寻找地下水,要在________(甲、丁)地中找。
(3)丁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说明丁地成谷的原因________
(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________(甲、丁)地。原因是________。
材料一 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弥河发源于潍坊临朐县,在寿光流入渤海。近年来,由于弥河上游水质污染加重,入境水质不佳,加之沿岸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弥河,两岸又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区,农药、化肥的残留物随雨水进入了弥河及其各级支流,污染程度加剧。
(1)图中丙处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说明其形成过程________(2)如果寻找地下水,要在________(甲、丁)地中找。
(3)丁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说明丁地成谷的原因________
(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________(甲、丁)地。原因是________。
4.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_______。
(3)A地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一种气候类型,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_______。
(3)A地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一种气候类型,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2.单选题- (共17题)
5.

【小题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小题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A.16时至次日8时 | B.18时至次日6时 | C.8时至16时 | D.6时至18时 |
8.
【小题1】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
【小题2】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
A.地壳中 | B.上地幔中 | C.下地幔中 | D.地核中 |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
9.
读北极上空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9月26日,非阴影部分表示9月25日。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示180°经线的是( )
【小题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小题1】表示180°经线的是( )
A.NA | B.NC | C.NB | D.ND |
A.9月26日2:00 | B.9月25日2:00 |
C.9月26日6:00 | D.9月26日6:00 |
10.
据新华社电 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送上太空。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当天,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为
【小题2】神舟十一号发射时纽约(西五区)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小题1】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当天,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为
A.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 B.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
C.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 D.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
A.10月17日18点49分 | B.10月16日18点49分 |
C.10月17日6点49分 | D.10月16曰6点11分 |
11.
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我国( )
【小题2】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小题1】此时我国( )
A.成都风力大于北京 |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
C.大部分地区受强大高压控制 |
D.三亚、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
A.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
D.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
12.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 ( )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 ②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③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④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 ②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③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④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A.①一②一③一④ | B.①一③一②一④ |
C.④一②一①一③ | D.①一④一②一③ |
15.
读”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小题2】此时,南亚盛行
【小题3】图示季节,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少且昼夜温差大的是

【小题1】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A.东南风 | B.西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北风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6.
2017年8月1日,中国海军第27批护航编队在三亚某军港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下图为护航线路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护航编队出马六甲海峡后,驶向亚丁湾途中 ( )
【小题2】图中P地为索马里寒流形成的索马里渔场,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 )

【小题1】护航编队出马六甲海峡后,驶向亚丁湾途中 ( )
A.顺风顺水 | B.逆风逆水 |
C.顺风逆水 | D.逆风顺水 |
A.纽芬兰渔场 | B.北海渔场 | C.北海道渔场 | D.秘鲁渔场 |
17.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

【小题1】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 B.乙地背斜成山 |
C.丙地向斜成谷 | D.丙、丁之间有断层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8.
下面为挪威简图及沿海著名地貌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示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小题2】下列地貌景观与图示地貌景观成因最相近的是

【小题1】形成图示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海浪侵蚀 |
A.福建沿海的断崖 | B.阿尔卑斯山的角峰 |
C.宜昌附近的长江峡谷 | D.沙漠中的风蚀蘑菇 |
19.
下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小题2】图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号是

【小题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④和⑤ | B.①和⑥ |
C.①和④ | D.③和⑥ |
A.①和② | B.③和④ |
C.⑤和⑥ | D.①和⑤ |
20.
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
21.
【小题1】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 ( )
【小题2】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 )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
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 ( )
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 | B.积极植树造林 |
C.合理开发水能 | 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 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 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