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421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下图),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mm,蒸发量却高达2000mm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2.
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地区,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季节),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则对本区内的土壤和河流有何主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出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_______。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2.单选题(共12题)

4.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我国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这里的三江指的是(  )
A.②③④B.③④⑤
C.①②③D.①②⑤
【小题2】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不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多冻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5.

   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小题2】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6.
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C.⑦D.⑧
7.
读“自然界两种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的两种物质循环是(  )
①水循环 ②氧循环 ③碳循环 ④二氧化碳循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2】图中a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
A.侵蚀作用B.沉积作用
C.固结成岩作用D.风化作用
8.
关于植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错误的表述是(  )
A.绿色植物参与了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循环
B.绿色植物参与了地球上的水循环
C.绿色植物促进了地壳的物质循环
D.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指防风固沙
9.
我国南方低山丘陵,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复杂性
10.
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地理环境具有(  )
A.差异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单一性
11.
下列关于生物循环及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B.生物是自然环境的创造者
C.大气中的氮气主要来源于生物的作用
D.绿色植物可以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
12.

   下图为“CO2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近百年来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C.燃烧化石燃料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小题2】有关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B.大气中的氮全部来自生物的作用
C.参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D.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主要是生物参与的结果
【小题3】近年来,我国南方许多地方建设防护林时提倡多种树种搭配,主要是为了(  )
A.追求森林产品的多样化
B.美化林区环境
C.降低防护林工程成本
D.增加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3.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14.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历史上由于植被破坏,加上降水变率大,导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这体现了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B.整体性
C.稳定性D.周期性
【小题2】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  )
A.提供土壤矿物质B.保证土壤蓄水保温
C.减少养分元素D.积累有机物,形成土壤肥力
【小题3】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的原因是(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太差D.水分条件太差
15.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的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小题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3.选择题(共3题)

16.照样子做
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17.照样子做
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18.家庭中的电灯、电视机等用电器都是{#blank#}1{#/blank#}联在电路中的.电能表是用来测量{#blank#}2{#/blank#}的仪表.小亮家的电能表上的一些技术参数如右图所示,则小明家的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blank#}3{#/blank#};持续工作的最大电流是{#blank#}4{#/blank#};允许在短时间内通过的最大电流是{#blank#}5{#/blank#};电能表的转盘转动30圏,接在其后面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blank#}6{#/blank#}J.

4.填空题(共1题)

19.
(题文)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对附近滨海地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并绘制了“该地区自然环境剖面图”(图Ⅰ)和“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示意图”(图Ⅱ)。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研究发现滨海地区是四大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图1中A为__________圈,B为__________圈,C为________圈,D为________圈,E为土壤。
(2)图2中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其中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作用进行的。
(3)近几年来,沿海地区抽取的地下水盐分含量越来越高,目前已不能饮用,原因是________,控制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