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关于生物循环及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B.生物是自然环境的创造者
C.大气中的氮气主要于生物的作用
D.绿色植物可以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12 02:59: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
(3)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兴建水土保持林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同类题2
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下表示意气候变暖下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注:“+”表示提前,“-”表示延迟,“*”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 )
A.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
B.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
C.花期末期延迟
D.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
【小题2】矮蒿草物候变化,使得( )
A.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
B.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免物种生殖失败
C.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
D.减少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速度
【小题3】该植被类型可能分布在(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江南丘陵
同类题3
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同类题4
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
2
)。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气候变暖,各地冰川面积减小
B.各地气温、降水变化差异很大
C.冰川融水增大,绿洲面积会不断扩大
D.冰川面积减小,流域面积缩小
同类题5
土壤的形成受各种要素综合影响,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影响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
B.气候
C.成土母质
D.人类活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