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411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6

1.综合题(共6题)

1.
读“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纬度变化的范围是________。
(2)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①点(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①点与②点相比,线速度大的是________。
(3)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北半球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哪个更长些?为什么?
2.
我国西部地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测算正午太阳高度α,如甲图所示。乙图为该小组绘制的“春分日至冬至日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的数码代号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的竿影长度。其中反映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竿影长度的数码代号是________。
(2)该地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α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年中测得的正午竿影均朝向北方,那么该学校位于(____)
A.南回归线以南 B.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C.北回归线以北 D.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4)如果出现正午竿影长度等于竿长,则表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A.0°  B.25° C.45°  D.90°
3.
读“地球公转运行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到A点时的节气是________,日期是________前后。
(3)地球公转到C点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这时堪培拉的季节是________,北京的季节是________。
(4)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点,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_______点附近。
(5)地球自B点经C,D,A再运行至B点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这叫1个________年。
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下图是上海市(约31°N)某小区两居民楼示意图,右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材料二 李某购买了一套北楼的楼房(见左上图),居住后发现居室内日照时间极短,便向法院提出起诉要求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一日内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最短不小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令房产公司退还业主李某各类费用。
(1)你认为材料二中“一日内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最短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说法,以一年中哪一天的日照时间为衡量标准较为合理?
(2)为确保低层住户有一定的采光,房地产公司在建筑住宅楼时,南北楼房之间必须要留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房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北京市住宅楼的间距要比上海市________(大、小)一些,原因是____。
(3)当济南市某居民楼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达一年中最小值时,地球位于右图中________(填序号)处附近,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
(4)实地观测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式,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内容:上海某中学地理课外学习小组,在春分日测定所在学校的地理坐标。
观测工具:支架、量角器、重锤(系有细绳)、手表(北京时间)。
安装方式:如下图所示。

测量时期:2016年3月21日。
提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
以下实地观测步骤的排序是错误的。正确的步骤排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将安装好的观测仪器放到操场上(空阔位置),随时调节AC的角度和方向,使之始终指向太阳的中心;
②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与β互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当地纬度;根据正午时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的时差计算当地经度;
③当量角器β的角度最小时,记录β的数值和此时的时间。
5.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家太阳能热水器厂家宣传自己的太阳能热水器设计采用的是黄金角度,安装后可以大大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小亮的父母听了广告宣传便购买安装了一台,结果小亮学习了本节知识后,回家对父母说,这个太阳能热水器厂家的广告有夸大宣传的嫌疑。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同材料中小亮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2)你能否给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在设计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标出夜半球。
(2)甲图是________(日期)前后的地球光照图,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对应在乙图中的位置应该是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
(3)此时A地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此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
(4)在乙图中__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快,在乙图中__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慢。
(5)在②点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间的夹角为________,此时,黄赤交角为________。

2.单选题(共13题)

7.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为遮阳板设计原理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小题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
【小题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
9.
如下图,能够正确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状况的是(  )
A.B.
C.D.
10.
下图是某城市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和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正午旗杆的影子及朝向示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B.该城市正午杆影长度为0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C.该城市正午旗杆影子最长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该城市正午杆影长度为0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11.
甲、乙、丙是三幅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在二至日的正午阳光照射情况(a或b),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B.甲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乙地位于南温带D.丙地位于北温带
12.
某地有一栋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则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A.23.5°B.66.5°C.90°D.45°
13.
如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

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4.
下图为“甲乙两地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图中a与b的差值是(  )
A.66°34′B.23°26′C.46°52′D.90°
【小题2】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b时,乙地太阳高度如图所示,则乙地的坐标为(  )
A.70°N,90°WB.70°N,90°E
C.70°S,90°WD.70°S,90°E
15.
西藏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某学校(90°E)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制了一台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如图),让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面每天能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该热水器每天获得太阳辐射量为最大值时,北京时间应为(  )
A.10时B.11时C.12时D.14时
【小题2】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α)变化图。图中反映6月22日夹角的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16.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以下三题。

【小题1】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A.春分B.秋分C.冬至D.夏至
【小题2】有关我国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且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到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到CD之间,且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小题3】地球公转由B到D位置时段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  )
A.变大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17.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 以下两题。

【小题1】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B.南温带
C.0°~23°26′N之间D.0°~23°26′S之间
【小题2】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黑夜最短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气温最高D.受太阳活动影响强烈
18.
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A.21.5°至68.5°B.11.5°至68.5°
C.21.5°至78.5°D.11.5°至45°
19.
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
A.赤道以北地区B.赤道附近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3.选择题(共2题)

20.实验室需要配制480m L 1mol/L H2SO4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blank#}1{#/blank#}mL(保留一位小数)
21.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是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所处的周期序数是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Q

R

T

W

4.填空题(共1题)

22.
当城市里,不少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缩短了楼间距离,降低了居室的日照标准,关于居民呼吁“阳光权”的新闻屡见不鲜。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h为住宅楼的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东西走向)
(1)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中,以冬至日作为标准日,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