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2.单选题- (共23题)
5.
下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1月4日白天云层的主要作用是(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11月4日白天云层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温作用 | B.吸收作用 |
C.反射作用 | D.散射作用 |
A.11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 | B.11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
C.11月6日夜间最容易出现霜冻 | D.三天中气温最低都出现在子夜时分 |
7.
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小题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

【小题1】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A.由南向北递减 | B.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
C.由北向南递减 | 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8.
下图为某道路红绿灯景观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电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小题2】下列城市中使用此类红绿灯效果最好的是:

【小题1】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电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A.核聚变反应 | B.核裂变反应 | C.化学反应 | D.电能转化 |
A.拉萨 | B.广州 | C.上海 | D.北京 |
9.
【小题1】火星的“左邻右舍”是( )
【小题2】2015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证据。这个信息对作出下列推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
【小题3】能对火星探测器上的中央控制系统、数据处理设备等产生威胁的太阳活动是( )
2017年9月 20日举行的第三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传出消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器将在2020年发射,并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火星的“左邻右舍”是( )
A.水星和地球 | B.地球和土星 | C.地球和木星 | D.木星和地球 |
A.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 B.火星大气层稀薄 |
C.火星自转周期比地球长 | D.火星公转轨道为椭圆形 |
A.黑子和日珥 | B.黑子和太阳风 | C.黑子和耀斑 | D.耀斑和太阳风 |
10.
(题文)“宜居带(habitable zone)”指一颗恒星周围的一定距离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液态水被科学家们认为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如果一颗行星恰好落在这一范围内,那么它就被认为有更大的机会拥有生命或至少拥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环境。读图完成下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宜居带有外移趋势,其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可能是( )

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宜居带有外移趋势,其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可能是( )
A.地球体积变小,地球将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
B.公转轨道变小,火星将逐渐适宜生命存在 |
C.太阳辐射增强,木星表面气温将逐渐升高 |
D.太阳活动减弱,金星将逐渐适宜人类居住 |
11.
冥王星距太阳约59亿千米,是一颗矮行星,科学家根据冥王星探测器传回的照片及数据分析认为,冥王星地表之下可能存在沙冰状海洋。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冥王星不属于
【小题2】冥王星表面温度大约是-238℃到-228℃,远低于地球表面温度,这主要是因为

【小题1】冥王星不属于
A.总星系 | B.银河系 | C.太阳系 | D.地月系 |
A.冥王星自身不能发光 | B.冥王星距离太阳较远 |
C.冥王星不存在大气层 | D.冥王星质量、体积大 |
12.
《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文中记载的现象是 :
【小题2】选择日出时观测该现象的原因是,此时
【小题3】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小题1】文中记载的现象是 :
A.黑子 | B.日食 | C.日珥 | D.耀斑 |
A.太阳辐射强 | B.地球自转慢 | C.大气削弱作用强 | D.日地距离远 |
A.水循环的动力减弱 | B.水循环的动力增强 |
C.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 D.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
1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小题2】圈层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20元人民币背面的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的个数是
【小题3】【小题4】图中的各圈层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小题1】【小题2】圈层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20元人民币背面的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的个数是
A.5个 | B.4个 | C.3个 | D.2个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
18.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教师节(9月10日)期间,最接近的节气是
【小题2】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

【小题1】我国教师节(9月10日)期间,最接近的节气是
A.立秋 | B.白露 | C.寒露 | D.小雪 |
A.春分→清明 | B.小暑→大暑 | C.霜降→立冬 | D.小寒→大寒 |
19.
天津某中学小张同学观察到,阳光通过窗户(朝向正南)照射在室内的面积在变化,并做出了如下观察表,他知道此面积和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呈负相关,小张同学关于表中所示时间段发生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 B.昼夜等长 |
C.公转速度加快 | D.黄赤交角度数变大 |
20.
古人造字,有的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下图“间”,“门里有日午间到”(此处“午间”即正午)。古人造字时观测到如图所示房屋,则此房屋最可能


A.坐西朝东 | B.坐北朝南 |
C.坐南朝北 | D.坐东北朝西南 |
21.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和海陆气温变化特征。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乙可知图甲出现的时间为
【小题2】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小题1】由图乙可知图甲出现的时间为
A.16时至次日8时 | B.8时至16时 | C.18时至次日6时 | D.6时至18时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24.
读“某地等压线剖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中A,B,C,D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小题2】对A,B,C,D之间的大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对图中A,B,C,D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A.B>A>C>D | B.A>D>C>B | C.B>A>D>C | D.B>D>A>C |
A.因为B地温度较高,造成大气由B向A运动 |
B.因为B地温度较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 |
C.因为D地气压高于C地,大气由D向C运动 |
D.垂直方向上,大气由D运动到A |
25.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小题4】与青藏高原小麦穗大粒饱,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小题5】【小题6】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目的是

【小题1】【小题2】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 B.②和③较小 |
C.③和④较小 | D.③和⑤较小 |
A.①小②大 | B.①大③小 | C.③小⑦大 | D.④大⑥小 |
A.削弱反射作用,提高夜间的温度 | B.阻止太阳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
C.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 D.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