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下面两图分别为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和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左图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

【小题1】有关左图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 |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 |
C.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图中东非地区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表为该地1、7两个月的气温及降水资料。
(1)据图分析,索马里海域(丙附近)地理位置的重要性______。
(2)维多利亚湖盆的成因是______;Edward湖的内力成因是__________。
(3)甲地处赤道附近,气温年较差很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B最可能是______(1、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影响乙地区的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
材料一 2013年以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亚丁湾及索马里海域为5900余艘中外船舶提供了安全护航。
材料二 下面左图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上标出了1月和7月的风向,右图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图中东非地区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表为该地1、7两个月的气温及降水资料。
| A月 | B月 |
气温(℃) | 18.0 | 19.2 |
降水(mm) | 58.3 | 242.3 |
(1)据图分析,索马里海域(丙附近)地理位置的重要性______。
(2)维多利亚湖盆的成因是______;Edward湖的内力成因是__________。
(3)甲地处赤道附近,气温年较差很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B最可能是______(1、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影响乙地区的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
3.
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③地自然带是____________,①②④⑤⑥中与此地自然带相同的是__________。
(2)图中②地自然带是____________,此自然带在澳大利亚分布较广,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试分析成因。
(3)图中⑥地自然带是________,试分析该自然带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形成的原因。

(1)图中③地自然带是____________,①②④⑤⑥中与此地自然带相同的是__________。
(2)图中②地自然带是____________,此自然带在澳大利亚分布较广,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试分析成因。
(3)图中⑥地自然带是________,试分析该自然带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形成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5题)
4.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水面的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读“某河流某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
【小题2】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则历时曲线上
【小题3】以下河流在一年中有桃花汛和雨汛两个汛期的河流是

【小题1】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 B.黄土高原 | C.东北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A.M、N同时右移 | B.M左移、N右移 |
C.M、N同时左移 | D.M右移、N左移 |
A.长江 | B.淮河 | C.塔里木河 | D.松花江 |
5.
北京时间2016年9月4日G20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2016杭州国际马拉松赛将于北京时间11月2日8时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鸣枪开跑。依据材料及图示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杭州G20峰会到杭州国际马拉松赛活动期间,地球沿公转轨道运行的区间大约对应图示中( )
【小题2】位于美国旧金山(37°48′0″N,122°25′0″W)的李南想收看“杭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直播,那么,当黄龙体育中心鸣枪开跑时,李南所在当地的区时是( )

【小题1】从杭州G20峰会到杭州国际马拉松赛活动期间,地球沿公转轨道运行的区间大约对应图示中( )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 D.丁→甲 |
A.11月2日16时 | B.11月1日16时 | C.11月2日8时 | D.11月1日0时 |
6.
下图为一年内某两日夜半球示意图,读图完下列各题。
A.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12个月【小题2】当①③两地同时日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均地方时24时日落 B. ①③两地盛行风向相同
B.①③两地季节相同 D. ①③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A.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12个月【小题2】当①③两地同时日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均地方时24时日落 B. ①③两地盛行风向相同
B.①③两地季节相同 D. ①③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7.
【小题2】该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现象的原因是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 米。这里的印第安人发现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 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为“吃雪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 B.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
C.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 D.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
A.海拔高 | B.晴天多,光照充足 | C.大气散射作用 | D.纬度高,有极昼现象 |
8.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 E 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小题2】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 D 处风带风向的是( )


【小题1】图中字母 E 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9.
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 )
【小题2】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是( )

【小题1】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 | B.![]() | C.![]() | D.![]() |
10.
图为等值线(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L为某区域某时刻1000百帕等压面,且甲、乙两地海拔相同,则( )
【小题2】若L为南半球某大洋表面的等温线,且甲、乙两地纬度相同。

【小题1】若L为某区域某时刻1000百帕等压面,且甲、乙两地海拔相同,则( )
A.气压:甲>乙 | B.气温:甲<乙 | C.甲地气流上升 | D.乙地处于阴雨天气 |
A.甲处可能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 B.甲处沿岸地区受离岸风影响干旱少雨 |
C.乙处附近海域可能有世界性大渔场 | D.乙处沿岸地区森林广布 |
11.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 B.湿冷──干冷──冷交替变化 |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 D.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
A.海平面下降 | B.暖冬频繁 |
C.雪线上升 |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
12.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2】当图中所示A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Pa>Pb>Pc | B.Pa<Pb<Pc | C.Pb>Pa>Pc | D.Pb<Pc<Pa |
A.泥石流 | B.天气晴朗 | C.暴雨 | D.梅雨 |
13.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环流简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2】流经①处的洋流与下图所示一致的是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洋流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 B.②处洋流主要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
C.③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 | D.④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 |
A.![]() | B.![]() |
C.![]() | D.![]() |
14.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海绵城市”与“快排”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2】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
①雨水资源化利用 ②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③减缓城市内涝 ④减少雾霾现象的发生
【小题3】下列措施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是
A.水汽输送量减少 | B.蒸发(腾)量减少 |
C.下渗量减少 | D.地表径流量减少 |
①雨水资源化利用 ②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③减缓城市内涝 ④减少雾霾现象的发生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路面硬化中推广使用渗水砖 | B.扩大地下排水管道口径 |
C.城市湖泊底部铺设塑料薄膜 | D.建设数量众多的摩天大楼 |
15.
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
【小题2】
图中②表示的是( )

【小题1】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 D.沉积岩、变质岩 |

A.外力作用 | B.变质作用 | C.冷却凝固 | D.重熔再生 |
16.
泰山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名胜古迹众多而名扬中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泰山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表现为()
【小题2】泰山因拔地通天之势而以“雄”著称,“拔地通天”的成因是()
【小题1】影响泰山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表现为()
A.风力作用 | B.冰川侵蚀 |
C.流水作用 | D.流水堆积 |
A.岩浆喷发而形成 |
B.断层之间的岩块上升而形成 |
C.板块水平挤压而形成 |
D.岩块崩塌而形成 |
18.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2】对图中所示四个山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
B.所处地区气候类型一定是温带季风气候 |
C.该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形成因素一定是降水 |
D.该山地的南坡降水一定比北坡多 |
A.自南向北的顺序是④③②① |
B.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④③②① |
C.位于南半球的有①② |
D.位于北半球的是①③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