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阐述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域表层海水的流向及其形成过程。
(2)比较巴伦西亚和里斯本的气候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西班牙柑橘种植业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4)概括西班牙柑橘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西班牙是世界上著名的柑橘生产国。该国东部沿海以瓦伦西亚为中心的数百公里,几乎所有的肥田沃土都用来种植柑橘,延绵不断,高速公路和铁路穿插其间,其规模和气势令人赞叹。西班牙年出口柑橘占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国内柑橘消费量也很大,目前西班牙年人均柑橘消费量约为30kg,是我国的3~4倍。


(1)阐述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域表层海水的流向及其形成过程。
(2)比较巴伦西亚和里斯本的气候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西班牙柑橘种植业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4)概括西班牙柑橘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
(2)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地球上极昼现象分布范围的变化情况。
(3)简述此后的两个月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
下图所示半球为西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α为12°。

(1)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
(2)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地球上极昼现象分布范围的变化情况。
(3)简述此后的两个月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
3.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述滦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述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3)比较图(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原因。
(4)位于内蒙古坝上草原的多伦,是京津市民喜爱的避暑胜地,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滦河为我国河北省第二大河,也是天津市重要的水源地。

(1)简述滦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述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3)比较图(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原因。
(4)位于内蒙古坝上草原的多伦,是京津市民喜爱的避暑胜地,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4.
阅读下列关于上海市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的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述上海市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2)分析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分析上海市人口和就业密度变化对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随着城市发展,上海的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


(1)简述上海市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2)分析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分析上海市人口和就业密度变化对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5.
读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在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中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的地区并简述理由。
(2)内蒙古发展目标之一是打造以“中国电都”为核心的国家特大型绿色能源基地。请你为内蒙古选择一种绿色能源,并说明其开发可行性。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1)判断在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中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的地区并简述理由。
(2)内蒙古发展目标之一是打造以“中国电都”为核心的国家特大型绿色能源基地。请你为内蒙古选择一种绿色能源,并说明其开发可行性。
2.单选题- (共14题)
7.
下图为某国樱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已知该国同纬度樱花开放日期不同主要是地形导致的,据图判断该国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
【小题2】影响该国樱花开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除了地形外还有:
①降水 ②太阳辐射 ③洋流 ④土壤

【小题1】已知该国同纬度樱花开放日期不同主要是地形导致的,据图判断该国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
A.东部 | B.西部 | C.北部 | D.南部 |
①降水 ②太阳辐射 ③洋流 ④土壤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9.
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上可能有液态水存在,下列叙述中与火星有“液态水存在”关系密切的是
①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①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②④ |
10.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小题2】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小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先向北,再向东北 | B.先向西南,再向南 |
C.先向东,再向东南 | D.先向西北,再向西 |
A.200-300米 | B.300-600米 | C.300-500米 | D.200-400米 |
11.
下图中冬季冷暖空气在昆明与贵阳之间相遇形成准静止锋。

【小题1】此锋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小题2】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

【小题1】此锋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冷暖气流势均力敌 | B.受云贵高原阻挡 |
C.暖空气势力强大 | D.冷空气势力强大 |
A.暴风骤雨 | B.晴空万里 |
C.阴雨连绵 | D.风和日丽 |
12.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裂成若干板块。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地与丙地分别形成
【小题2】与图中甲地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小题1】图中甲地与丙地分别形成
A.海沟和岛弧 | B.洋脊与海沟 | C.海沟和海岸山脉 | D.洋脊与海岸山脉 |
A.花岗岩 | B.大理岩 | C.玄武岩 | D.石灰岩 |
13.
下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和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欲使直径为0.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小题2】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小题3】能够反映上右图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小题1】欲使直径为0.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A.0.1cm/s | B.0.7cm/s | C.5cm/s | D.30cm/s |
| 颗粒直径(mm) | 河流流速(cm/s) |
P | 0.02 | 200 |
Q | 20 | 7 |
A.侵蚀、搬运 | B.搬运、堆积 | C.侵蚀、堆积 | D.搬运、侵蚀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4.
今年中秋月的“望”时出现在北京时间9月28日上午10时51分。下图为月球、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望”时月球运行至图中位置
【小题2】月球运行至图中位置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下列地区能观赏到“望“时月亮的是

【小题1】“望”时月球运行至图中位置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月相为下弦月 | B.月亮正午升、半夜落 | C.沿海出现大潮 | D.农历为十二 |
A.北京 | B.悉尼 | C.东京 | D.伦敦 |
15.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图中实线所示洋流的主要形成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2】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则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

【小题1】对图中实线所示洋流的主要形成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减少造成 | B.本海区主要盛行信风所致 |
C.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增多造成 | D.本海区主要盛行西风所致 |
A.图中实线所示洋流实力增强 | B.低纬度海区东岸更加干燥 |
C.美国东南沿海降水减少 | D.我国青藏高原气温上升 |
16.
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小题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小题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小题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17.
读我国某城市沿某方向各土地利用类型付租能力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从2003年到2013年,该城市住宅区范围大致由距市中心距离( )
【小题2】2013年某大型国际连锁超市进驻在距市中心4.5千米处,选址的原因可能是( )

【小题1】从2003年到2013年,该城市住宅区范围大致由距市中心距离( )
A.0.5~5.8千米处转移到1.1~6.5千米处 | B.0.5~3.9千米处转移到1.1~4.5千米处 |
C.1.1~3.9千米处转移到1.5~4.5千米处 | D.1.1~3.9千米处转移到1.5~6.5千米处 |
A.市中心交通拥堵 | B.地租比周围地区低 |
C.交通便利,便于居民就近消费 | D.逆城市化形势下,市中心人口减少 |
18.
【小题1】新疆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新疆红色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主导因素是( )
天山北坡精河县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环塔里木盆地的大枣等支撑起新疆的红色特色产业。新疆红色特色产业的产品因质优价廉而享誉中外。该产业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新疆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 B.土壤肥力高 |
C.人均耕地面积大 |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A.市场 | B.气候 | C.地形 | D.交通运输 |
19.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 B.RS—GIS—GPS | C.GIS—RS—GPS | D.RS—GPS—GIS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