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专题训练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329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5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
2.
下图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α为1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正值一年中的    月或    月,北京时间为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2)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
(3)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北京和悉尼日出时间的变化状况。
(4)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A.南非地中海气候区进入旱季
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
C.南极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2.单选题(共6题)

3.
该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问题。

【小题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
4.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
【小题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夜变长,并长于昼
5.
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
【小题1】僧一行的发现,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地球在一年中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关联的是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6.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下图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A.奥塞盖尔B.远望六号
C.阿尔坎特拉D.凯尔盖朗
【小题2】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北移
【小题3】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7.
读下列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北京旭日东升
B.多伦多(45°N,74°W)夕阳西下
C.布宜诺斯艾利斯(33°S,60°W)艳阳高照
D.南极长城站(60°S、59°W)夜幕深沉
【小题2】a、b、c、d四点比较
A.a点自转线速度比c点小
B.这一天b点比a点晚见日出
C.四点白昼最长的是b
D.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b点
8.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12时50分35秒,航天员刘旺按照指令操控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首次人工交会对接并成为一体。下图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人工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人工对接时,图中表示地球表面晨线的是
A.甲线B.乙线
C.丙线D.丁线
【小题2】自神舟九号发射到成功实现人工对接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特点:昼渐长→昼最长→昼渐短
B.南极洲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到南极圈附近
C.地中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河流水位保持着上涨态势
D.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正午时影子逐渐变短

3.选择题(共4题)

9.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氨气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完成下列填空:

10.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

11.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

12.

在实验课上,老师要同学们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

4.多选题(共1题)

13.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文信息可知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小题2】图示时刻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