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下面左图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右图表示A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②线经过的A山地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夏秋季节,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结合地形特点,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原因。
(3)从城市化角度指出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作用。
(4)对规划中的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简述理由。


(1)描述②线经过的A山地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夏秋季节,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结合地形特点,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原因。
(3)从城市化角度指出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作用。
(4)对规划中的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简述理由。
2.
左图是某国局部地形图,右图是N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描述M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2)M河的主汛期出现在 季节,原因是 。
(3)图示地区成为该国炼铝工业和化学等工业聚集区的主要原因是 。
(4)根据以上的分析,M河流域多发的自然灾害是 ,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对策。

(1)简要描述M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2)M河的主汛期出现在 季节,原因是 。
(3)图示地区成为该国炼铝工业和化学等工业聚集区的主要原因是 。
(4)根据以上的分析,M河流域多发的自然灾害是 ,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对策。
3.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 阶段Ⅱ成果: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②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3)说出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试评价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农业生产的条件。
(4)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四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 阶段Ⅱ成果: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②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比较要素 | 该区域 | 长江三角洲地区 |
气候类型 | A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典型土壤 | B | 水稻土 |
工业特征 | 重工业为主 | C |
(3)说出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试评价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农业生产的条件。
(4)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四条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 (共5题)
4.
右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线,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 )
【小题2】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图示区域( )
A.河流左岸侵蚀 | B.河流右岸侵蚀 |
C.山脉南北走向 | D.在东半球 |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
B.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
C.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
D.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
5.
右图为我国东部冬小麦主要种植区内收获日期等值线图,虚线为冬小麦种植区北界。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小题2】在图示北部地区中,对冬小麦生长期间危害最大的灾害是()

【小题1】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地形和季风环流 | B.纬度和地形因素 |
C.海陆位置和地形 | D.地形和纬度因素 |
A.春旱 | B.伏旱 | C.寒潮 | D.梅雨 |
6.
读右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A城市钢铁工业发达,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小题2】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B地区近几年来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产生构造地震 ③风沙危害加剧 ④土壤盐碱化加剧

【小题1】A城市钢铁工业发达,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A.燃料 | B.原料 | C.交通 | D.市场 |
A.A城市北侧山脉是阴山 |
B.A城市附近的河段无结冰期 |
C.A城市附近河段的年径流量由西向东增加 |
D.A城市为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产生构造地震 ③风沙危害加剧 ④土壤盐碱化加剧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7.
读两组国家劳动力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所占比例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下列对Ⅰ、Ⅱ两组国家及其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Ⅰ、Ⅱ两组国家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对Ⅰ、Ⅱ两组国家及其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组国家代表北方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 |
B.Ⅱ组国家代表北方国家,主要分布在亚非拉地区 |
C.Ⅰ组国家代表南方国家,主要分布在亚非拉地区 |
D.Ⅱ组国家代表南方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 |
A.Ⅰ组国家农业、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
B.Ⅱ组国家农业、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
C.Ⅰ组国家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
D.Ⅱ组国家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
8.
2014年3月8日,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马航MH370航班失联坠毁。12月28日,亚航QZ8501航班从印度尼西亚泗水飞往新加坡的途中失联坠毁。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多个国家开展了联合搜寻和打捞工作。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收寻、打捞过程中,为了尽快找到机上安装的“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即“黑匣子”),分析失事原因,多个国家分别使用了各种探测仪器和相关的技术手段,但这些均属于是:()
【小题2】亚航失联坠毁,众说纷纭。其原因分析,只有找到“黑匣子”才能断定,请你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小题1】在收寻、打捞过程中,为了尽快找到机上安装的“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即“黑匣子”),分析失事原因,多个国家分别使用了各种探测仪器和相关的技术手段,但这些均属于是:()
A.定位技术 | B.遥感技术 |
C.数字地球 | D.地理信息技术 |
A.遇上了雷暴天气 | B.为躲避“雷暴”急速提升高度,造成飞机失速 |
C.遭遇“台风”袭击 | D.云层内的冰块,被卷入引擎而导致坠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